遊走最美田園間 感知郫都公園城市安逸生活

4月26日,郫都舉行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成果感知行活動,全區各級領導幹部走進城市社區、產業空間、公園溼地,深度感知郫都公園城市建設取得的各項成果。

生態公園、時尚消費場景、蓬勃發展的新型產業等勾勒出了郫都“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發展的公園城市概貌,喜人成績激發了領導幹部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拓寬了發展思路,以更高起點推動郫都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

遊走最美田園間 感知郫都公園城市安逸生活

楊東昇與幹部們現場感知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成果 圖 孫浩

築牢公園城市“綠色”基底 “公園+”塑造生態宜居城市形態

春末夏初,一行人步入公園綠道,感受郫都大美風光和新發展理念催生的累累碩果。

沿菁蓉湖畔慢走,微風作伴,綠意環伺,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湖中央金色的杜鵑鳥翅膀巨型雕塑閃爍耀眼……“好美,在這裡上班生活一定很安逸。”大家發出感慨。

遊走最美田園間 感知郫都公園城市安逸生活

菁蓉湖一角 圖 胡倩瀅

菁蓉湖位於電子信息功能區中央商務區,是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重點功能配套工程,項目總面積455.53畝,水體面積260畝,包含水生態、水面棧道、景觀駁岸、綠地等,充分展現了生態綠廊、城市綠心、道路綠帶、街頭綠園、慢行綠道的獨特風情。值得一提的是,以承擔城市生態功能的菁蓉湖公園為中心,周邊將產生菁蓉湖中央商務區、新經濟產業園等產業配套,共同構成菁蓉湖產業型公園城市示範區,集休閒、生活、工作、消費為一體,未來這裡“進可擁城市繁華,退可享田園靜謐”。

遊走最美田園間 感知郫都公園城市安逸生活

菁蓉湖一角 圖 胡倩瀅

“生產生活生態在這裡交融,圍繞產業高知群體的全生命週期,設計生活模型和工作模型,菁蓉湖必將成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新地標。”郫都現代工業港管委會主任景碩參觀後表示。

價值觀往往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個性,郫都堅持新發展理念,始終不斷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和百姓的生活紅利,近年來,郫都像菁蓉湖等無數公園城市新面貌相繼顯現。

隨著疫情好轉,去年10月建成的蜀繡文化創意公園啟動營業,此次也被納入了感知行活動點位。據瞭解,蜀繡文化創意公園園區內設有蜀繡創意中心、蜀繡學坊、蜀繡工坊、繡咖啡、繡茶坊五大區域,搭建產品創意、人才培訓、生產加工、產品營銷、品牌塑造五大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傳統蜀繡企業轉型升級。領導幹部們走進蜀繡文化創意公園,觀賞蜀繡作品、學習蜀繡技藝、傳承蜀繡文化……

將產業搬進公園,推動人城境業融合發展,菁蓉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是郫都建設公園城市的一個探索。同樣,德源街道榿木河蒜稻種業示範園創新賦予農村高品質城市功能價值,通過延伸農業產業鏈,盤活鄉村土地資源,整體策劃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

區鄉村振興博覽園建設中心主任周路說,鄉村是公園城市建設的最大優勢和最靚底色,也是生態資源、田園景觀、美麗鄉愁的承載地。他表示,“將圍繞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創建,全力塑造人村境業和諧統一的鄉村新面貌,推進生產、生活、創新、消費等場景滲透疊加,築實郊野型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爭當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排頭兵。”

宜居有氣質 人城產融合描繪公園城市新未來

穿過一個個美麗的公園來到城市社區,領導幹部走進社區公共空間、愛琴海購物中心、TOD等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場景,感知郫都公園社區帶給人們最直接的生活體驗。

在犀浦街道犀和社區,參觀組一行聽取了郫都社區治理情況。據介紹,當前,郫都正大力推進公園社區建設,通過“優空間、健機制,增能力、強活力”的思路打造一批示範社區,實現生態價值、美學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社會價值在社區充分融合展現,建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公園社區示範樣板。

社區是城市的最小單元,建設治理水平與老百姓的幸福感息息相關。“郫都將不斷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城鄉社區形態、業態、文態和生態統籌推進機制,營造社區綠色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構建‘人、城、產’融合的宜居宜業公園社區。”區委社治委常務副主任傅成曦在介紹時說。

記者瞭解到,圍繞構建場景多元、形態豐富的公園城市,郫都結合區域特色與產業基礎,正在打造8個公園城市示範區,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均衡公服配套、豐富文化內涵,加快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新理念、新模式落地落實。比如感知行點位之一的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近年來郫都憑藉大數據資源優勢,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探索“智慧郫都”城市治理創新路徑,賦能和服務公園城市建設。

參觀組一行還前往了錦城公園(郫都段)、中信大道和德源加氫站等點位。錦城公園(郫都段)涉及紅光、犀浦、安靖、團結四個街道,將打造一級綠道長約10.6公里,串聯起智慧科技城片區、犀浦TOD片區、西南交大東門片區、安靖蜀繡小鎮及田園綜合體板塊,實現文、體、旅、農、商融合發展。隨之,郫都環城生態區也將建成,依託綠道構建起公園城市的“理想生活圈”;中信大道實現慢行系統、城市綠道和水系交互,打造成為了具有鵑城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城市門廊形象,構建“天府水源地、電子信息城”的三維立體綠色城市版圖……

從鄉村到城市,從生活到生產,一張公園城市建設藍圖在郫都緩緩鋪開。“這是回答如何建設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最好答卷。”景碩感觸地說。

記者 蔡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