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佈由原西北主力紅軍,即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番號雖然變了,也的確得到了少許補償,但八路軍的武器依然短缺,尤其是隨著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建立,八路軍主力在華北敵後全面展開,擴展迅速,許多新戰士只能憑著大刀、長矛、梭標等原始武器與日軍拼殺。

為了儘可能解決裝備問題,八路軍一方面按照《游擊隊之歌》裡的描述:“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不斷通過戰鬥從日偽軍手中繳獲補充;另一方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陋就簡,在各大根據地建立自己的修械所、兵工廠,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能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這些機構裡,最著名的就是直屬八路軍軍工部的黃崖洞兵工廠。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黃崖洞兵工廠拆下鋼軌來造槍

1940年8月1日,黃崖洞兵工廠從游擊戰需要和自己的技術、設備、物資條件出發,經過反覆試驗,研製出一種重量輕、體積小、射擊精度高,又便於戰士攜帶和使用的新型步槍。雖然這種被定名“八一式步馬槍”的步槍比普通型步槍短10釐米,有效射程僅200米,卻非常適合八路軍這種高機動性、交戰距離較近的部隊。其3.36公斤的槍重減輕了單兵負重,短小的槍身更便於在青紗帳和山地叢林中穿插。

但這款步槍也有缺點,就是連續發射後射擊精度會受到影響,主要原因是八路軍技術設備等條件不足,無法生產製造槍管的特種鋼,只能使用周邊地區鐵路上拆卸掉的鐵軌。雖然隨著民兵武裝的不斷髮展和成熟,鐵軌的供應量能夠得到保障,但這種鋼鐵的質量拿來造槍實在有些勉強。好在八路軍子彈有限,不會像日寇那樣會連續射擊,直到槍管發燙的地步。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晉察冀邊區使用水缸製造硫酸

晉察冀邊區作為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個敵後根據地,軍工生產能力也一直是個中翹楚,尤其是炸藥生產方面。雖然黑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從宋朝開始就用於戰爭,傳承千年,抗戰初期,八路軍的地雷、手榴彈、槍炮等多數也仍用它裝填。但隨著化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黑火藥的確已經落伍,而TNT等化學炸藥開始大行其道,晉察冀根據地的八路軍技術人員從1940年開始,就著手研究化學炸藥的製造。

要製造化學炸藥,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就是硫酸。硫酸的製造工藝並不複雜,尤其是1746年英國人羅布克創造的鉛室法,操作時僅需要將硫黃和硝石放置在一鐵勺中點燃,然後使產生的硫類氧化物氣體與水融合,就能形成硫酸。但由於硫酸的強腐蝕性,整個生產過程必須在能夠防止強酸腐蝕的鉛室中進行,而鉛室則需要大量的鉛板來建造。可惜,晉察冀根據地裡連一塊鉛板都很難找到,很多人甚至是通過鉛筆才知道什麼是鉛。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不過,晉察冀邊區的軍工技術人員很快就找到了鉛板的替代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北方老百姓用來盛水和儲存糧食的陶瓷大缸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完全可以找些大缸代替鉛板,壘成缸室。1941年5月,八路軍在黎城縣白布焦寺建成化工廠,正式開始了硫酸的工業性生產,為現代炸藥的生產奠定了基礎。抗戰後期,八路軍共生產無煙火藥1萬5千餘斤,硝銨炸藥2萬3千餘斤,全部用到了抗擊日寇的戰場上。

八路軍的兵工廠如何艱苦創業:拆鋼軌造槍,醃菜缸造炸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