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雲雷竟然能把“大褂”穿的如此驚豔!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雲雷竟然能把“大褂”穿的如此驚豔!

大褂其實就是長衫,是清朝年間的漢人根據滿族服飾改進的。相聲界素有標配大褂為演出服的慣例,在清代穿長衫雖然也是有身份的人的象徵,但其實說相聲穿大褂還有著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清代咸豐帝駕崩,因為是“國喪”,朝廷下令,一切戲園百日內不許演出。當時相聲界的開山祖張紹文先生原本是戲曲演員,但迫於生計,不得不改行,到天橋等地擺地攤說相聲,收入甚微。當初穿大褂說相聲並非因為大褂在當時的清代是流行服飾,而是因窮困潦倒,臺上穿著大褂演出,臺下可以不用再換其它衣服,一件大褂足以應付生活的全部需要而已。

後來相聲服飾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出現了中山裝、西裝等演出服。但是德雲社的演員基本上臺都是身著大褂,而且他們穿的大褂從面料材質到顏色做工都不一樣,穿著大褂表演相聲,已經成了德雲社一個標誌性特徵。

經常看德雲社演出的朋友不難發現,德雲社演出的大褂看似普通,其實是內藏玄機的。德雲社的大褂是有“等級”之分的,最高等級是絲綢面料加刺繡做工的大褂,這類大褂在德雲社目前只有四個人可以穿,那就是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和孫越。刺繡大褂加身意味著已經成名成腕,可以單獨挑場子賣票了,不再需要師傅的扶持。所以刺繡大褂是身份和級別的象徵,即使是少班主郭麒麟目前也不能穿刺繡大褂。

除了面料和製作工藝的考究程度不同,德雲社還會有意安排一些年輕的新演員穿顏色鮮豔的純色布料的大褂,這樣為了幫助年輕的演員給觀眾留下鮮明的印象。大褂的顏色會隨著演員的資歷逐步變深,面料的材質也會越發精良。

喜歡張雲雷的粉絲,一定也關注過他的那些不同顏色的大褂。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雲雷竟然能把“大褂”穿的如此驚豔!

早期的張雲雷,颱風比較活波,表演略帶“浮誇”,他的大褂顏色多以鮮豔靚麗的顏色為主色調。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雲雷竟然能把“大褂”穿的如此驚豔!

隨著張雲雷颱風的日趨穩健,他的大褂顏色也在往深色的素色系發展。雖然他到目前為止還沒能穿上刺繡大褂,但是那件黑底銀絲大褂,已足以說明目前他在德雲社日漸如日中天的地位。

一件普普通通的大褂,無論是亮色還是素色,穿在張雲雷的身上,他都將大褂的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恰到好處。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張雲雷曾經穿過的大褂:

封箱復出,張雲雷身著中國紅大褂,喜慶大氣,好似重生的開始;

復出後首談受傷的心路歷程,他穿的是明黃色大褂,一首《原來的我》讓人印象深刻。幾度哽咽中,那一縷明黃是那樣的讓人刻骨銘心,卻又不失生機勃勃;

回到故鄉演出,穿上銀色的大褂,如謙謙公子,老藝術家的氣質盡顯無餘;

紫色的、橙色的、屈臣氏藍色的,每一件大褂,他都能演繹的濃淡相宜,如溪水潺潺,沉靜而不招搖;

特別是那件黑色銀絲大褂,他走上臺的那一刻,英氣的少年頓時映入眼簾。穿著這件大褂的張雲雷,因為那初見一刻的驚豔,走進了太多人心裡的。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雲雷竟然能把“大褂”穿的如此驚豔!

大褂對於張雲雷的意義遠遠不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穿上大褂,他的“範”立刻就起來了。

臺上的他,淺笑露端方,如玉溫良,將大褂的老派與他自身的儒雅結合的恰到好處,宛如一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翩翩美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