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這幾個奶牛項目開工啦!

受疫情影響,世界多國奶農因牛奶滯銷,紛紛倒奶……

可近段時間,國內乳企興建牧場的熱情卻持續高漲!

日前,小編從多家乳企獲悉,近一個月來,國內有多個超大型牧場項目或乳業園區投建。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奶牛項目開工投產……

寧夏農墾5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項目開工

4月17日,寧夏農墾集團和內蒙古伊利集團合作的5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項目在平羅縣正式開工建設。

剛剛,這幾個奶牛項目開工啦!

據瞭解,寧夏農墾集團與內蒙古伊利集團早在2008年就開始生鮮奶購銷戰略合作,2019年12月簽訂長期生鮮乳購銷協議。今年1月,雙方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寧夏利墾牧業有限公司,計劃4年內在平羅縣建成4個單體1.25萬頭、總計5萬頭的奶牛養殖基地。當天,第一座1.25萬頭奶牛場開工建設,總投資5.52億元。

項目建成後,將交由新成立的寧夏利墾牧業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經營管理,其中寧夏農墾集團佔股80.5%、伊利集團佔股19.5%,所生產的原奶全部供應伊利集團。

奶產業是寧夏農墾集團的支柱產業,目前該集團擁有規模化牧場14座,存欄奶牛5.3萬頭,年產鮮奶25.5萬噸。預計到2025年,寧夏農墾集團奶牛存欄將達到15萬頭,肉牛肉羊出欄達到5萬頭(只),並實現產加銷一體化。

總投資41.3億元!巴彥淖爾10萬頭奶牛生態乳業園區開工

4月18日,巴彥淖爾市伊利集團高端有機乳產業集群樣板項目——杭錦後旗10萬頭奶牛生態乳業園區舉行開工儀式,園區的開工建設將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地區奶業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剛剛,這幾個奶牛項目開工啦!

據瞭解,杭錦後旗生態乳業園區位於太陽廟農場西北側,項目總投資41.3億元,規劃佔地面積1.5萬畝,規劃奶牛養殖規模10萬頭,共設18個標準化奶牛場。

園區主要由綜合服務區、奶牛養殖基地、精飼料加工廠和有機肥加工廠四部分組成。園區採用“433”模式(“四統一、三集中、三共享”),按照伊利優然牧業最新設計理念建設A級牧場。“四統一”即,統一設計理念、統一飼餵標準、統一開展接種防疫、統一大數據管理。“三集中”即,集中汙水處理、集中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集中有機肥生產和沼氣發電。“三共享”即,共享財政金融保險優惠政策,共享場公司、牛公司、草公司和動物醫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共享奶業小鎮的公共服務及文化陣地 。

園區建設期分3年,建成後將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奶牛存欄將達到10萬頭,年牛奶產量達到50萬噸以上,正常年產品銷售收入達到25.2億元,平均年利潤5.05億元,可實現就業1000多人,帶動全旗40多萬畝飼草料種植,促進杭錦後旗奶牛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新疆萬頭奶牛基地開工

4月12日,新疆萬瑞和牧業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開工奠基儀式在新疆和靜縣隆重舉行。

剛剛,這幾個奶牛項目開工啦!

據瞭解,新疆萬瑞和牧場採用高標準智能化牧場設計,是一個以生態開發為宗旨,集科研、種植、養殖、旅遊休閒為綜合體的綠色生態園,項目總投資3.6億元,總面積5800畝。其中存欄萬頭奶牛高標準養殖基地2000畝,飼草種植區3500畝,奶酪加工基地50畝,有機果蔬採摘基地200畝,科普研學辦公基地50畝。

首農集團平谷奶牛種牛繁育基地持續推進

根據首農食品集團與平谷區人民政府聯合打造北京農業“中關村”戰略規劃,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在平谷區金三角科技園積極選址建設種牛繁育科技示範基地。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工作,規劃設計及前置審批手續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北京首農種牛繁育科技示範基地建成後,將實現與延慶種牛繁育基地的協同,實現奶牛育種、肉牛育種能力的配套提升,提高種牛選擇強度,提升種牛品質。

該基地將依託國家奶牛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奶牛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動科院及荷蘭瓦格寧根大學,重點圍繞我國奶業提升、肉牛升級領域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助力北京種業之都建設,服務我國奶牛、肉牛產業升級發展。

剛剛,這幾個奶牛項目開工啦!

(《乳業時報》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