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你2月18日上午,官方發佈宣告劉智明不幸去世的消息。

官方稱,疫情發生以來,劉智明不顧個人安危,帶領武昌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世輪迴,亦師亦友,來世再見。”得知院長離世的消息後,一名武昌醫院的主任醫生在朋友圈如是寫道。18日,他陪同家屬和武昌醫院的同事在同濟中法新院住院樓外等候送別劉智明。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同事發文悼念的朋友圈截圖

在殯儀館的車輛抵達前,不少人保持著沉默,有人時而將口罩取下,擦拭眼淚。15時許,劉智明的遺體被送上殯儀館的車,他的家人們相互攙扶著,妻子蔡女士穿著隔離服。車緩緩開動,她邊哭邊緊跟在車後,直到駛出醫院。

(得知自己染病後)他要我們首先做好防護,他很擔心和他接觸過的人,要我們不停地相互問一下。一直守候著的一名武昌醫院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劉智明染病後一直想詢問每一個和他接觸過的人,問他們有沒有事。他說萬一別人有事,他會很愧疚。

“怎麼(人)就走了,都來不及看他最後一眼。他是我們的戰友,我只能用‘送戰友’(來表達)。”該工作人員哽咽地說道。

家屬相互攙扶等待劉智明遺體從醫院送出。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與妻共守抗疫一線

劉智明的妻子蔡女士也是抗疫一線的一名醫務人員,她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幾乎每天都要在重症病區工作7個小時。

據長江日報此前報道,1月21日,蔡女士接到劉智明的電話,得知武昌醫院作為武漢市發熱定點醫院,要在2天內轉運患者,進行院區改造,接收發熱患者。她有些擔心,因為此前劉智明有些“感冒”,持續低燒了一週,她擔心他的身體撐不住。

1月22日4時,她再次接到劉智明電話,請她幫忙收拾一點換洗衣物送去,因為成為定點醫院後他就不能回家了。誰知到了第二天下午,當她再次接到電話時,是被告知劉智明因為患有病毒性肺炎進了重症病區。

上述報道稱,劉智明此後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一度氧飽和低至80。蔡女士曾多次想去照顧劉智明,都被其拒絕。

2月3日,劉智明因為病情危重用上了呼吸機。蔡女士在微信視頻時,再次提出要去照顧他。屏幕那頭,不能說話的劉智明搖了一下頭。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一個拼命做事的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北京某三甲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唐傑(化名)曾經在不少會議上見過劉智明,當時劉智明還是武漢市第三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後調到了武昌醫院。

“我們開會都有見過,他是湖北十堰人,個性比較外向,跟人打交道比較多的人。他不光是跟我,包括跟我們很多同行都挺熟的,人也比較豪爽。而且他歲數也不大,比我們也就大兩、三歲,按說也不是那種身體不好的年紀。”唐傑對澎湃新聞說。

對於劉智明患上新冠肺炎一事,唐傑透露,“他好像已經被感染挺長一段時間了,只是前一段時間不是那麼重,我們聽說的是,大概三天前狀態都還好。”

劉智明的前同事史豔(化名)稱,她今天上午看到很有前同事發朋友圈追悼劉院長,才得知這一消息。史豔對澎湃新聞回憶,劉院長於2015年來到武昌醫院工作,時任副院長一職,他一手創立了該院的神經外科。該院原院長退休後,劉智明擔任院長一職。

“很多同事評價劉院長是‘一個拼了命做事的人’。”史豔稱,劉院長個子很高,很儒雅。他工作起來很認真,待人也溫和。

18日下午,前來送別劉智明的除了家屬、同事外,還有各級政府部門負責人。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於學軍、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武漢市長周先旺均到同濟中法新院慰問劉智明家屬,他們稱讚劉智明是“榜樣”,是“先鋒”,是“英雄”。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湖北省衛健委、武漢市衛健委均發佈公告稱,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於當日去世,享年51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此前已有7名醫護人員以身殉職。

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們真的很悲痛,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在疫情期間,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一線,搶救病人,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家庭,他的孩子怎麼辦?

為人父母,在“大愛”面前,他們捨去了“小愛”我們敬佩這樣的人。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醫護人員衝鋒在前,在病毒面前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8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不辭辛勞、不懼風險,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武漢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戰鬥在最前沿;武漢江夏區金口衛生院範湖分院“95後”女醫生甘如意,騎車4天3夜趕回戰“疫”一線……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醫護人員並非鋼鐵之軀,沒有三頭六臂。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是父母眼中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妻子眼中不懂浪漫的丈夫,是孩子眼中永遠爽約的媽媽……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中的一員。然而,面對疫情,他們忘卻了普通人的害怕,硬是用血肉之軀為國人築起一道安全防線。他們勒緊口罩,是為了換得更多人摘下口罩;他們負重向前,是為了守護更多人的美好家園;他們英勇奮戰在抗疫最前線那一刻,就成了人民心中的“超級英雄”。


武漢院長劉智明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中感染不幸去世

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印發《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妥善做好因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符合烈士評定(批准)條件的人員,應評定(批准)為烈士。這既是對民心民意的回應與順應,更是對廣大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無私奉獻、英勇奮戰的致敬與銘記。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無懼風雨、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程,更加迫切呼喚群英薈萃,更加需要激盪雄風浩氣。願我們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喚醒人生意義的自我點名;每一次對英雄的緬懷,都成為一次砥礪奮進的鄭重宣誓。

謝謝大家對@豆豆情感故事的支持,喜歡的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