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

曾看到一位網友在青年教育家林格博客中的留言:

做教育的人都是快樂的。深表同感。

本人業餘從事教育,專門輔導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並從中得到了無盡的快樂。

記得國家第一次公開對全社會志願做老師者,准予考教師證(當時在校老師無需考教師證),我參加了近20天的教育學、心理學培訓,知道了杜威、洛克、皮亞傑,知道了赫爾巴特、羅森塔爾和蘇霍姆林斯基等著名的教育家,從此便喜歡上了教育。

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

在以上那些教育大家的思想體系中,最崇賞外鑠論,其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注重教育的價值。洛克便是典型的代表,其“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猶如一塊白板,它本身沒有內容,可以任人塗抹,外部的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狀況。他甚至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教育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這一學說其實強調後天的作用。對羅森塔爾效應也深信不疑;同時崇敬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據說他對教過的每個學生每天都作記錄,其一生記錄的學生資料可堆滿一間屋子。今天,這些教育思想在我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並在教育實踐中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對學生常施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注重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喜歡。

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

其實,走上業餘執教很偶然。記得十幾年前,和一朋友聊天,說到孩子數學學習問題,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說了:中小學數學簡單死了,那些數學看起來很吃力的孩子,一定是在小學某個階段,或某幾節課沒有認真聽,認真練習,導致到初中學習吃力;數學也確實有方法可循,把和初中數學聯繫密切的小學知識,再來一遍,老師幫這些學生打開竅,就OK了。因為自己中學時,特別喜歡數學,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女兒小時候有意無意施以點撥,結果無論代數還是幾何,都輕鬆學習,從小學到中學,數學都是班裡的佼佼者。朋友一聽,要給我介紹學生。我想,反正是利用節假日,嘗試一下,便收下了我的第一個學生。從此,我走上了業餘一對一輔導數學從未及格的同學。

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準確地說,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有人會說,帶學生?多辛苦啊。對不喜歡教師這一職業的人,可能真會感到辛苦,而我卻很享受和學生一起學習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和學生都感到輕鬆愉快,一點兒都不覺得累。當然我的方法裡有設法讓孩子喜歡上數學。記得我的第一個學生是女孩子,數學在來前考試成績是19分,媽媽曾請過幾個家教,都沒有效果,後來告訴我,說每次來我家,都是蹦蹦跳跳上樓梯,我體驗到了不為人知的快樂。而最快樂的莫過於家長反饋來的信息:孩子這次考試進步了多少名次,成就感油然而生。而在外面,每每看到學生模樣的孩子,總想上前問問數學情況,是否需要我幫助,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每每看到家長模樣的成人,總想上前聊聊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總之,自從我收了學生,不管做什麼,每天都覺得充實、快樂,對生活都充滿著激情。

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

所以,我更願意說: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快樂的!

最後想說:

真正做教育的人,有一顆天使般的心,愛所有的孩子;

真正做教育的人,面對頑劣和淘氣,不慍不火,不急不躁,最有耐心;

真正做教育的人,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勇於探索和創新;

真正做教育的人,是品德高尚、具有使命感的;

真正做教育的人,是以此為樂的,達觀的;

真正做教育的人,應是知識廣博的;

真正做教育的人,還應是幽默智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