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劇照

(一)從最低到最高

說起中國古代皇帝的出身和學歷,估計沒人比朱元璋更低了吧。

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一開篇便給他列了份檔案:

姓名:朱元璋

學歷:無文憑,秀才舉人進士統統的不是,後曾自學過

家庭出身:貧農(至少三代)

……

從4歲起一直到16歲,他的主要工作是為地主家放牛。他16歲那一年,淮河流域遭遇了嚴重的瘟疫和旱災,就在那一年的四月,他的父親、大哥、母親先後餓死,那是他生命中最悲催的一段日子。

然而悲催處,也許就是轉折處。親人都死了,他也沒法繼續放牛了。17歲他做了和尚,25歲當兵,此後他的人生一路高走,越活越生猛,僅僅用了15年的時間,他便統領25萬大軍北上中原向元軍的無敵鐵騎開戰,接下來他又花了十個月,以極小的代價佔領了整個北方,一統天下,建立大明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佈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明,年號為洪武。

他從最底下的階層,躍升為最上層的皇帝。不知他端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時候,回憶自己前半生的心酸艱難,心中到底作何感想。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劇照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開始冊封群臣,對當年跟隨自己一起滾過刀尖、淋過血雨、趟過生死河的兄弟們論功行賞。這些人成了明朝第一批勳貴階層。大家由兄弟變成君臣,共享成功的果實,本也其樂融融。

正當功臣們以為擺在前方的該是一條通往榮華富貴的康莊大道時,突然眼前白光一閃,畫風急轉,那個剛才還神色祥和的皇帝突然舉起屠刀,面露兇光朝兄弟們揮舞過來,然後,另一番酣暢淋漓的殺戮之旅開始了。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畫像

(二)胡惟庸案和藍玉案

朱元璋的屠刀首先揮向了胡惟庸。胡惟庸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的同鄉,受李的推薦,獨攬相權長達7年之久。朱元璋以“勾結日本人、誣賢枉法、蠹害政治”為名,將這位頗具才幹的文官給五馬分屍了,並且連坐三族,前前後後有三萬人被殺,清算長達十年之久。

胡惟庸一死,朱元璋就取消了丞相職位,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從而徹底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將權力集於一生。

朱元璋的狠毒,連太子朱標也看不下去了,太子說:“陛下誅戮過濫,恐傷和氣。”朱元璋沒回答,只是命人找了根帶刺的木棍扔在朱標面前,讓他去撿,朱標也不是傻子,看見有刺自然不敢動手。朱元璋看著他一字一頓地說:“我殺人就是要替你拔掉木棍上的刺。他們都是國家的敵人,殺掉他們你才能坐穩江山。”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劇照

後來在被殺的功臣裡,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武將藍玉,他是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的妻弟,在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一戰成名。這個人驍勇善戰、有勇有謀、能力超群、屢建奇功,先封永昌侯,後封涼國公。而最關鍵的是,藍玉人氣很旺,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北上破元立下大功之後,他開始居功自傲,這一點是朱元璋最無法容忍的。你不是傲氣嗎?不要緊,一個謀反的大帽子壓你腦袋上,任多狂傲的人,都會變得卑微如蟻。

謀反,為何罪名又是謀反?因為要造反一人難成事,任何人一旦牽連其中,基本上就是死罪一條。這些人不肯認罪怎麼辦?那就用刑,用到你們承認為止。因為受不了酷刑,最終藍玉這個本沒有謀反想法的人硬是寫了一份長篇供詞,不僅講了自己的謀反企圖,就連企圖謀反的地點、方式和計劃都一一編造了出來。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為斬草除根,還要究其黨羽,最終一個公爵、十三個侯爵、兩個伯爵被牽連其中,前前後後有一萬五千多人被殺。歷史上將這個冤案稱為“藍玉案”。弄死他們還不夠,朱元璋還將這一萬五千多人編入《逆臣錄》,不僅要在肉體上消滅你們,還得讓你們永遠背上“逆黨”之名,永世不得翻身。那些在胡惟庸案裡倖存下來的人,這一次也被一網打盡了。

君不見,大明天子坐龍庭,功臣名將命歸陰。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劇照

(三)只剩下一個老兄弟

朱元璋為什麼要大肆殺戮功臣,評論家老梁的解釋很有意思,他說:“過去抬高他們才能提升自己,後來除掉他們才能肯定自己。”說來說去還是他的自卑心在作祟,過去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論出身個個都比他好,所以和他們打成一片是在提高自己的身價,然而後來,他做了皇帝,成為這班人馬裡最出類拔萃的一個,只有除掉他們才能抹去那個卑微的自己,重塑一個高貴的自我。

往事不堪回首,在自卑的心態面前,殺掉功臣,就是抹掉自己的黑歷史。

這是理由,然而也不盡然。

其實仔細想想,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真是個可憐人,從少年時期就目睹親人一個一個因貧苦而死去,經歷了很多生死離別,在後來征戰天下的過程中,他又變得極端專橫和腹黑。做上皇帝后,中年喪妻,晚年喪子,親情一點點的淪喪、對權力的無限眷戀,對丞相制度的深切不滿,使他陷入了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

太子朱標性格軟弱,皇太孫更甚,主弱臣強,肯定要出事的。所以朱標之死,讓朱元璋擔心皇太孫不能馴服原有班底,中斷了十年的大清洗再次出現。為了萬世基業,為了子孫後代能夠坐穩江山,只能將這班兄弟們屠戮殆盡了。而藍玉被殺,恰好就發生在朱標死後的第二年。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劇照

以為只有功臣才是鐵桶江山的威脅,可惜他機關算盡卻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起兵造反的居然是自己的兒子朱棣,並且朱棣之所以能造反成功,也是因為朝中已無良將可用,藍玉一案把洪武年間的功臣宿將幾乎一掃而空。

經過一次次殺戮,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夥伴被一一送走,最終就剩下一個湯和了。

當朱元璋看到湯和時,這位曾經極具影響力和威信的將軍,此刻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淌著涎水,吃力地向他行禮。他用無比哀憐的眼神靜靜地望著他,希望這位兇殘的皇帝能留他一命,讓他了此殘生。朱元璋的心底泛起了一絲憐憫,這是他一生中難得的憐憫慈悲。湯和最終得以善終。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四)文字獄的宗師

朱元璋不僅大肆屠戮功臣,他還是中國“文字獄”的宗師級人物。如果說殺功臣是為了後世掃除障礙的話,那他殺文人就真是自卑心理作祟了。

府學教授趙伯彥等人,就因為奏章中有個“則”字就被殺了頭,在江南方言裡,“則”“賊”同音,朱元璋覺得他們這是在諷刺自己當年偷過東西。連皇帝都敢戲弄,殺!

尉氏縣學教授許元奏章上寫了一句“體幹法坤,藻飾太平”,朱元璋認為“法坤”和“發髡”同音,就是光頭的意思,這是暗指自己曾做過和尚。“藻飾太平”就是“早失太平”,更是對整個大明王朝極大的嘲弄,膽大包天,自尋死路,殺!

建國之初,朱元璋聽說貴溪名士夏伯啟和他的侄子很有才華,就派人力邀他們出山做官,為朝廷效力,誰料這對叔侄脾氣挺倔,他們直接拿菜刀自斷手指,以無法握筆為由拒絕。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朱元璋,他將被拒視為奇恥大辱,你們以為自斷手指就完事了?休想,拒絕我的人全都得死!殺殺!

朱元璋為何要屠戮功臣和文人?把權力交給自卑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殺文人只殺那些刺激到他敏感神經和不配合的文人,對那些願意主動迎合討好的文人,他還是喜歡並重用的。

朱元璋到江淮多寶寺微服私訪,見到寺裡有很多多寶如來的佛號,即興想到了上聯:“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隨同來的學士江懷素倒很機靈,他立馬吟出了下聯:“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聽了頓時喜上眉梢,回去後江懷素很快被提拔為禮部侍郎。

做皇帝后,他從前的黑歷史成了他的舊傷疤,他不允許別人提及,更無法接受別人用文縐縐的暗示來說道。在文人面前,他看起來懷揣著一顆自大的心,其實說到底,自大隻是表現,自卑才是內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