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編前語】

2020年的“五一”,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在一條條防疫不鬆勁、復工不誤時的戰線上,在一幀幀普通又不普通的工作瞬間中,一個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勞動者用他們的努力奮鬥,為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拼搏奉獻。

個人光芒雖小,也能照亮一方。防疫與復工的節節勝利,凝聚著勞動者們揮灑的汗水;而一個城市的點滴變化,也離不開勞動者們付出的心血。這一張張可愛的面孔,正是城市裡最生動的剪影、最美麗的寫照。有了他們,我們就有了決心和信心,有了期盼和希望。

勞動者的故事,值得被記錄、被銘刻。“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南方日報汕頭新聞部推出“復工復產·汕頭面孔”系列人物報道,用我們的筆和鏡頭,追尋他們的腳步,講述他們的故事。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初夏時節,天氣逐漸熱了起來。在潮南區仙城鎮深溪社區民宅巷道間,周鵬豪和他帶領的工人正在進行雨汙分流工程項目施工,剷土、切割、砌井……施工場面熱火朝天,汗水浸溼了每個人身上的紅色馬甲。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天氣炎熱,周鵬豪工作沒多久,汗水就浸溼了身上的紅色馬甲。

周鵬豪是河南漯河人,工友們都是他老鄉。往年元宵過後便可開工,今年受疫情影響,他與工友們直到3月20日才安全返崗復工。“晚是晚了點,能夠回來復工,我們已經很開心啦!”說完,他喝了幾口礦泉水,握緊手中的電錘接著忙碌起來。

“源頭截汙、雨汙分流”工程是汕頭市目前大力推進的民生工程,牽涉到家家戶戶,潮南區也在全速推進中,結合疫情防控,當地政府落實專人指導建設單位提前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工作,並利用本地人才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等網絡平臺,積極發動本地工人參與工程建設,確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當前,像周鵬豪一樣每天在村道巷道間忙碌的勞動者還有很多,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潮南區377個自然村“織造”出看不見的雨汙管網。

復工後馬上搶抓工期追回時間

黝黑的膚色、明亮的雙眼、壯實的身材,看起來比同齡人成熟,這是周鵬豪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今年35歲的他是深溪社區雨汙分流工程的工頭,帶著20多名工人忙碌在社區的村道巷道間。

“我們3月19日中午包車從老家出發,3月20日中午才到汕頭。”周鵬豪說,由於當時湖北境內走不了,司機只能繞行安徽、江西才到廣東汕頭,全程1700公里足足走了24個小時。

回憶起國內疫情嚴峻的那一個多月,周鵬豪“宅在家裡不知何時是個頭”,他跟其他工友一樣每天待在家看電視瞭解全國疫情,每到“坐不住了”,他就打電話給項目技術負責人李美潮詢問汕頭疫情,盼望著早點復工。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在潮南區仙城鎮深溪社區民宅巷道間,周鵬豪與工人正在進行雨汙分流項目施工。

“後來得知可以回去復工了,我們都特別開心!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復工表示有活幹,有活幹就有錢養家。”出發前,周鵬豪特別叮囑所有工友都要開個人健康證明,戴好口罩才能上車,工友們都非常理解、配合。回到汕頭後,項目方則馬上組織人員對工人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確保每個人健康、安全復工。第二天,周鵬豪馬上帶領工人們搶抓工期,把因疫情丟失的時間追回來,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雨汙分流工程不止改善農村水質

事實上,這並非周鵬豪第一次帶工承建農村雨汙分流工程,他以前在其他城市也承包過類似工程。因此,對於該工程帶來的益處,他的看法既專業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前農村裡蚊蟲很多,生活汙水又黑又臭。雨汙分流,就把雨水和生活汙水分開流走,到時農村的水質將會有極大改善,蚊蟲肯定也會少很多。”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周鵬豪。

這個看法與深溪社區黨委委員兼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劉桂雄的不謀而合。劉桂雄認為,雨汙分流工程受益的群體必是廣大農村群眾,一旦建成,將大大改善農村生活汙水排放情況,衛生環境也會變得更好,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人在外地打拼著實不易,每到夜晚,周鵬豪就特別想念老家的老婆孩子。他有兩個小孩,大的13歲,小的7歲,每到晚上空閒時,周鵬豪就通過手機視頻與孩子們通話,增進親子感情。

“每當孩子們在視頻裡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巴不得馬上出現在他們面前。”周鵬豪說,每次視頻通話,他總不忘“囉嗦”幾句,叮囑孩子“在學校裡要好好學習,在家裡要聽媽媽的話”。

這樣背井離鄉、東奔西跑的生活,多年來周鵬豪似乎也習慣了。他告訴記者,唯有更加努力奮鬥,才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好的負責。

點擊鏈接·延伸閱讀>>>>

短視頻丨就聽你的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①丨塔吊夫妻檔:天地相望,見證亞青會主場館拔地而起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②丨賣房只為幹農業,創業青年陳燕鵬有一個“小目標”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③丨公交車司機張安德:用耐心、愛心和細心,當乘客的貼心人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④丨為了拿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5G基站建設者拼了!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⑤丨“90後”風機測試工程師蔡雄傑:兩千多張圖紙,都要了然於心

【策劃】廖奕文

【統籌】楊可

【採寫】張偉煒

【通訊員】鄭揚揚 黃曉傑

讀完本篇報道,如您有更多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加入我們的讀者群參與討論。

復工復產·汕頭面孔⑥丨雨汙分流項目工頭周鵬豪:用勤勞雙手“織造”看不見的管網

【作者】 張偉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