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古人先進的製造工藝以及傳統的文化,集中體現在經過精心設計製造的藝術品和生活用品等物質形態中。他們以無聲的方式訴說著歷史。經過歷朝歷代的保護與傳承,很多的歷史文物都得以完好保存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歷史文物都被埋藏到了中華大地之下,他們都在等待著一個時機被重新的發掘。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老農在一次打井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堆金餅的故事。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那麼這些金餅有多少?又是從何而來呢?

陝西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地下埋藏著數不盡的珍貴文物以及古墓,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一位家住陝西省西安市東北郊區的小山村的農民張某,一天他來到自己家的菜地裡,拿著打井的工具,想要為自家打一口井,方便菜園灌溉和自家飲用。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他找好地點以後就開工了。當他挖到大約五米深的時候,突然挖到了一個堅硬的物件。張某以為是石頭,就換了鏟子,想要試試挖開石頭,沒想到這一挖竟然挖出了許多餅狀的金屬疙瘩,好像一個個蛋撻。

起初,老張還以為是銅塊,並將他們全部挖了出來,隨後用清水清洗乾淨。他驚人的發現這些銅餅的表面竟然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看上去非常像金子。於是連忙用牙齒咬了幾下,同時用火燒了一番,結果發現這些銅餅還真的是貨真價實的金子。看著這一塊塊的金塊,老張心裡甭提多高興了,於是他趕緊的將金餅藏了起來。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事後欣喜若狂的老張立刻開始清點自己的戰利品。經過仔細的清點,金餅一共有108塊,而重量更是達到了120多斤。老張看著這麼這一塊塊的黃金,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恩賜,於是叫來家人商量著怎麼拿這些金塊去換大筆錢財。

和家人商量過後,他讓兒子拿著一些金塊去銀行裡詢問,看看這些金塊究竟能值多少錢。然而他的這一行為卻直接暴露了金塊的存在。銀行的工作人員一看就覺得這些金塊應該是文物,於是很快聯繫了當地的文物局。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當專家趕來之後,作出了鑑定,原來這些金餅是西漢時期的金器,對研究西漢時期的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經過專家的一番教育之後,老張終於說出了金餅的來歷,將家中剩餘的金餅一一上交。同時對於老張主動上交文物的行為,文物局獎勵了他五百元以及一面錦旗。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後來經過專家們的深入研究,得知這些金餅是西漢時期所鑄,而且還是國庫中的存金。但是在後來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朝,將西漢國庫中的黃金據為己有。不僅如此,他還將民間的黃金盡數收入國庫之中,以此來實行對黃金的統一管理。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據資料史料記載,王莽前後用了十五年的時間,一共收集了多達200噸的黃金。但是這些珍貴的財物在戰爭之後卻全部遺失了,迄今為止依然沒有被發現。

而這次意外的發現,說不定能夠獲得其他黃金下落的信息,於是專家詢問了老張是否還發現有其他的線索,但老張對於其他的黃金並不知情。不過單是老張上交的這120斤金餅,就對研究西漢的歷史有著很高的價值。

老農挖井挖出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後,稱:還差200噸


事實上,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曾遺失過的珍貴文物可謂是數不勝數的。現如今出土的文物數量確實可觀,但實際上也只是佔到了相當小的一部分而已。還有更多的文物依然長眠於地下,等待著後人們去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