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說起西安,西安城正中心的這座鐘樓,總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座鐘樓,是我們國家古代遺留下來的鐘樓裡面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了,實屬不易,但是這座鐘樓以前並不是在現在這個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原來的地址在西安市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移到現在這個位置了,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築。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現在的景雲鍾在博物館,鐘樓上的鐘是後來仿製的景雲鍾。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

什麼?鐘樓竟然搬過家?對的,你沒有聽錯,鐘樓真的是從西安的朱雀大街,西大街光機街口搬過來的,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鐘樓的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鐘樓碑》,記述了這座巨大建築經歷過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整體遷移。鐘樓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當時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廣濟街口的迎樣觀,距所在位置約1000米。這一位置正在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雖然明代初年擴建了長安城,但那時人們大概圃於習慣心理,初建 鐘樓時沒有與擴建後的城市格局相適應。過了兩個世紀後,隨著城市中心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於迎祥觀的鐘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在陝西巡撫龔俄賢的主持下,鐘樓來了個整體遷移。

這次整體搬遷的原因,人們卻更喜歡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萬曆年間,關中發生了大地震,人員死傷無數,傳言四起,說有妖怪作亂。當時著名的道士高承之向知府進言:“鐘樓東遷半里地到十字街口,地動必除。因為此地有條千年鰲魚在作怪。”知府聽後,決定採納其建議。後知府和高承之一起來到十字街口,命令士兵用釒矍頭刨開地面,見露出4塊大石頭,揭開石條,果見下面有一深井,聽到流水嘩嘩響。不一會兒,一股水柱奪井而出,衝向天空,隨即見到一鰲魚頭伸出井外。高承之走過去用寶劍按住鰲魚頭,叫士兵用鐵鏈將其鎖住,然後將鐵鏈和鰲魚一同沉入水底。知府徵用5000工匠,夜以繼日趕修鐘樓。從此以後鐘樓巍然屹立,鰲魚被鎮壓在水底,再也不能興妖作怪了。

至於這麼大一座鐘樓是怎麼遷移的?其實也很簡單,在我國古代的建築一般為土木工程,榫卯結構,拆遷安裝快捷,當時遷移時將整體拆散繪圖編號,然後在新址工匠根據圖紙和相應的材料編號正進行組裝,如發現損毀立即進行更換,從而達到整體遷移而不改變原貌。現在的古建遷建採用的都是這種方法。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驚!西安鐘樓曾經竟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