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這種物件取暖,不僅方便功能還多,直到現在還有人用

數九寒冬,天氣是冷的瘮人,這種乾冷的天氣,最舒服的就是待在溫暖的家中,摟著暖寶寶貓冬,現在科技發達,取暖設備各種各樣,那麼在古代科技落後的時候,寒冷的冬天人們怎麼取暖過冬呢?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件古代的取暖神器“火籠”。火籠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有地區在使用,細數下來,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

古人用這種物件取暖,不僅方便功能還多,直到現在還有人用

火籠還有另一個名稱—熏籠,指的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它在古代是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薰香、薰衣、燻被,基本上家家都有,十分方便耐用,是古代的主要的取暖設備。火籠在歷史發展中有許多別稱,比如手爐、熏籠、香篝,它們都屬於同類物品,只是功能細分上以及樣式上有些差異,大抵都是薰衣,取暖。

南北朝時期繼而出現了竹火籠,謝朓在《詠竹火籠詩》中說道“庭雪亂如花,井冰粲成玉。 因炎入貂袖,懷溫奉芳褥。體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可見,竹火籠是古人寒冬生活中的神器,不僅繼承了熏籠薰香被褥的功能還可以暖手。當然,暖腳也是可以的,南北朝詩人陰鏗在其律詩《秋閨怨詩》中便有提到其暖腳作用“獨眠雖已慣。秋來只自愁。火籠恆暖腳。行障鎮床頭。”總的來說,竹火籠的主要功能還是取暖。

古人用這種物件取暖,不僅方便功能還多,直到現在還有人用

關於火籠的材質,有著不同的記述。但總體來講,普通人使用的都是竹子編制的,《清稗類鈔》在提到浙江昌化當地風俗時記載“冬日,人皆攜一火籠 ‘ 以竹編為籠,內置火缽。’ 以禦寒”,可見竹製火籠的普遍性。

關於火籠的使用場景,揚之水在其著作《終朝採籃》中有相關的描述,摘錄如下,以做參考:

“墟市上賣一種有提樑的竹編小籃,小籃下連一個喇叭形的高足座,竹籃裡邊坐一個小陶盆。同行的慄建安先生說,這是閩北山區常見的取暖用具,名竹火籠。冬天裡人們上身穿棉襖,下邊卻是一條單褲,而且多半赤腳,於是隨身提著竹火籠,裡面用灰埋炭,炭是燒飯時灶火燃過的杉木,因此不冒煙。坐下來的時候,就把竹火籠放在腿間,讓熱氣由下貫上。”

古人用這種物件取暖,不僅方便功能還多,直到現在還有人用

火籠還是以前重要的婚禮陪嫁物。作為陪嫁物,火籠本身取暖功能實則已被弱化,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的寄託。不過,這也表明,火籠如五穀一樣在人們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福建《民俗志》中對火籠的作用有著清晰的描述:“在尤溪,還不得遺漏一對火籠(喻意親熱);在邵武,女家還須為新娘準備一對火籠帶走,其中一個在結婚那天要裝上炭火,讓新娘帶在轎內,寓意新娘嫁過去後日子過得紅火”。

古人用這種物件取暖,不僅方便功能還多,直到現在還有人用

現在我們已經很難見到竹火籠,這個笨重的取暖工具已經為人所棄用。不過,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或幾個時代人們日常生活的印跡,它的存在有著更多的文化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