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問: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答:公差是與功能,與能力有關,與過程的可控性無關;也不能認為控制限是把公差限壓縮而成,不能通過人為的調整控制限的寬窄來想象會使得過程的輸出發生改變,過程的自然波動範圍不會受我們的設置而影響,它受“自然過程行為“控制。

1、 既然有了公差限,為什麼還需要控制界限?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為什麼我們不能用規格限去控制過程,即當特徵值沒有超過公差,就正常生產,特徵值超過規格限,才去調整過程呢?

如下圖所示,生產過程中受各種變差來源影響,雖然在變化點時,都進行了首件檢查,並且也都符合規格限要求,但由於過程的隨機原因的影響,僅僅只是通過首件檢查,並不能確保特徵值都在規格限內,甚至通過巡檢也不一定能發現製造過程中生產出來的不良品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換一句話說,在設計開發階段制定公差限時,主要是與功能相關聯,它會在我們計算過程能力時用到,它與過程的"可控性"無關,如果按公差限來控制過程,過程能力cp會小於等於1。

2、 能否把控制限認為是把公差限壓縮呢?通過調整控制限能否控制過程的輸出?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既然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哪麼能否認為把公差限壓縮就是控制限呢?回答是不可以,不能簡單的認為將公差壓縮到75%的地方來控制單個值(當然,一定不能用來控制均值,參見中心極限定律的說明)的波動,從而控制過程,過程能力就能達到1.33,壓縮到60%的地方,能力就能達到1.67,因為過程的自然波動範圍並不是受我們的設置影響的,如果過程實際能力達不到1.33或1.67,強制用壓縮的公差限控制過程,只能導致更多的變差(參見過渡調整的說明)。過程的實際波動是受過程本身的“自然行為”所控制的。

換一句話說,對於過程的控制最合理的方式是通過合理的取樣,確定出合適的控制界線,而不是靠人為的主觀地去壓縮它。當然,對於產品控制而言,我們用壓縮的規格限百分百全檢後給客戶,在不增加客戶的成本時,客戶肯定是樂意接受的。

3、 總結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在這篇短文中,我們說明了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來控制過程,因為公差是與功能,能力有關,與過程的可控性無關,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認為控制限是把公差限壓縮而成,或者說,不能認為可以通過控制限的調整,能調整過程的輸出質量,過程的輸出是受過程本身的“自然行為”所控制。控制圖控制限的設定是基於合理的樣本確定一個過程本身受“自然行為”控制時特徵值波動大小,當過程發生異常時能及時調整過程,恢復正常,沒有發生異常時,不需要對過程進行過渡調整,確保過程以"最大的潛力"來生產合格的產品,控制限的目標是為了進行過程控制,將規格限壓縮後100%全檢產品提交給客戶,屬於產品控制,通常如果不增加客戶成本時,客戶是樂於接受的。


為什麼不能用公差限控制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