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鎮 | 千年古鎮新場,向世界文化遺產行進

9.jpg

距上海市中心40公里,驅車45分鐘,地鐵16號線直達,就會發現一個千年古鎮,這就是新場古鎮。

古城保護專家阮儀三說,近代上海城鎮演變的縮影,上海浦東原住民生活的真實畫卷,這就是新場古鎮。

作為上海江南水鄉的唯一代表,正與江浙10地古鎮一同申報“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產,這就是新場古鎮。

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創+文創+鄉創”的發展主線,為上海打響文化品牌,這就是新場古鎮。


image.png

古鎮總是在畫裡、在夢裡、在故事裡,在歷史浮沉中載動激盪,在文化浪潮中沉澱凝固。古鎮也在地圖裡、在景點裡,淹沒在同質化的小商品中,消失在人山人海的狂潮裡。

新與舊的矛盾,傳統與現代衝突,田園與城市的隔閡,遊客與原住民的。面對人才的外流、如何給古鎮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在推進經濟建設,又如何保持古鎮原貌,充分展現江南文化。以古鎮為依託,凝聚沉澱文化底蘊和風采,是古鎮發展的難題。

位於浦東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小鎮。作為上海江南水鄉古鎮的代表正與江浙10地古鎮一同申報“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推進順利,如果申報成功,將填補上海尚無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

千年古鎮新場,以鹽而興。

在新場誕生了華夏典籍中現存最早的海鹽生產專著《熬波圖》。作者陳椿依據前人的舊圖做了增補,詩、文、畫融為一體,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從建造房屋、開闢灘場、引入海水、澆淋取滷到煎煉成鹽的海鹽生產過程,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元代新場製鹽工藝的全貌,被納入到《欽定四庫全書》中。

3.jpg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學生在新場鎮古籍專項基金傳習基地四庫書房觀看藏書古籍

古鎮現有15萬平方米成片古建築、68座古儀門、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駁岸、4條“井字形”河道、20餘座石橋、17座馬鞍水橋,呈現著古街、古牌坊,古宅、古儀門,古橋、古駁岸,古寺、古銀杏的“八古”歷史風韻。明清和民國時代的建築保存率在55%以上,是浦東唯一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歷史古城。

與其他古鎮不同,新場是活的古鎮,到處瀰漫著獨特的煙火氣。新場如今還居住著數量眾多、淳樸善良的原住民,其特有的語言、飲食、婚嫁、喪葬、節慶等習俗,是古鎮千年文化脈絡的延續。在新場,古鎮風貌保護區的四周是農田,時有附近的農民拿來自己種的蔬菜瓜果或剛從河裡捕來的鮮活魚蝦擺攤叫賣,古鎮傳統的市井生態時時可見。

新場古鎮還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寶庫,浦東鑼鼓書、浦東琵琶、江南絲竹、灶花、賣鹽茶等已成為國家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八樣傳統菜餚以及“新場青”、“蜜露桃”、“椒桃片”、“海棠糕”等特色美食,歷為人們所稱道。這裡的石雕工藝、古玩陶瓷、書屋裝裱、白鐵修理、特色土產、布店、茶樓、書場等老字號店鋪鱗次櫛比,民間手工匠人制作的竹編和木刻製品也琳琅滿目,隨處可見。

4.jpg

▲新場是活的古鎮,到處瀰漫著獨特的煙火氣

鑼鼓書是新場傳承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鑼鼓書古稱太保書,發祥於浦東沿海,起源於漢末晉初,師祖許旌陽。

新場人談敬德是鑼鼓書的代表性傳承人,通過錄音整理,在京、滬、港、臺發表了鑼鼓書、宣卷、上海說唱、江南絲竹、道教音樂100多萬字的記譜曲調及文稿。還醉心整理了120萬字的《鑼鼓書藝術》。

今年疫情期間,談敬德還創作了《戰“疫”有我,新場在行動!》的鑼鼓書。以新場鎮全鎮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守護共同家園為靈感進行創作的。大家不僅聽得懂、易理解,而且喜歡這種“接地氣”的方式,再加上它反映當下,自然傳播廣、影響大。

新場原住民的後代,在原生態中展開老浦東的生活畫卷,實現生活方式融合。阮儀三教授說,新場古鎮是體現上海成陸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是近代上海城鎮演變的縮影,是上海浦東原住民生活的真實畫卷。

image.png

過去,新場因與傳統制鹽場地相區別而形成的新場地而命名,被稱為新場。今天,新場正在全鎮範圍內形成“文創+”的格局,打造以休閒度假、文化創意和高端製造業為主導功能,具備郊野公園特色的“文創小鎮”。

2.jpg

▲新場正在全鎮範圍內形成“文創+”的格局,打造以休閒度假、文化創意和高端製造業為主導功能,具備郊野公園特色的“文創小鎮”。圖為文創新場“缶+” 文創體驗空間

選擇將“文創小鎮”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結合點,主要是因為新場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新場綿續1300年,因水成邑,“幾家籬落傍溪居,小籃無處不提魚”;因鹽而興,“茶棚酒肆燈火紅,村歌社鼓競喧闐”。古鎮之中,氣韻雋永的磚雕、挺拔秀麗的門樓、“五嶽朝天”的馬頭牆、巴洛克式的觀音兜、靈動典雅的馬鞍水埠……宛如一幅飽蘸韶華的水墨畫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開。

政府部門亮明瞭“文創”的規劃,重點聚焦3.87平方公里的整體開發:在1.48平方公里的新場古鎮風貌區,將加強空間資源控制,加快業態和產業引導,著眼於非遺手工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修舊如故,以存其真,打造古鎮文化創意產業綜合體;古鎮北地塊將引進“科技+文創”的理念,佈局文創交流交易中心等文化地標性建築;而軌交新城則側重於打造水岸青年文創街區。2017年以來,浦東率先試點“證照分離”改革,文化領域審批流程不斷簡化,更為文創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image.png

鄉村振興不能丟掉鄉土文化,脫離當地的人文生態。做“鄉創”,要把人拉進農村裡,讓鄉村浸染在文化中,充分挖掘農村特色,創造出各種形態的文化風情,處處讓人感受到藝術味、土地味、生活味。只有在鄉土文化的基礎上融合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才能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現代化。

去年夏天,繼打造新南鄉創中心後,新場又開闢第二個鄉創樣板空間——祝橋村鄉創中心,以彩豆畫為切入點,創新探索“彩豆畫創始人導師+文創創客+屬地高校”的運營模式。今後將形成鎮域範圍內鄉創中心“一南一北”呼應格局,整合文創、鄉創、科創資源,豐富特色小鎮內涵。2019年第一屆“新青年·新設季”新場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誕生了諸如古鎮3D音樂盒、皮雕土布產品、《竹萃祝橋》門頭設計等等,一批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文創伴手禮,一批兼具想象力與可實施性的鄉村微更新方案,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外來創客們往往希望用“舊”喚醒鄉村記憶,而本地居民卻渴望“新”能帶來更多便捷,二者看似沒有交點。新場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並將其作為紅線貫穿始終。實踐證明,“新與舊”實際上是可以和諧共生的,新舊雜糅就是當下新場古鎮最常見的狀態,有些古鎮為了旅遊開發讓居民離開,但新場鎮改造不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而是讓“文化氣場”保持了難得的“本味”,在新舊銜接的狀態下找到共生的可能。在古鎮南部,從工廠廠區脫胎而來的十九廠文創園與以農耕文化為特色的創意大田比鄰,正在提升改造。在古鎮千秋橋兩岸,手工技藝街和水鄉特色美食街隔水相望、以橋相銜,遊客各得其所、創客各樂其業;在古鎮民居門口,民諺古訓被做成了每家每戶的標識牌,本地方言被“翻譯”成普通話諧音用銘牌貼出,讓遊客逛完古鎮也能說幾句本土的妙語。文創,正激活古鎮蘊藏的文化基因和發展活力。

image.png

打造“文創+鄉創+科創”三創的“新”古鎮,還需要人的凝聚。今天的新場正逐漸吸引歸鄉青年,也不斷地注入新的力量。

今年,新場古鎮舉辦了“美好生活×更新之場·新場古鎮”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引入新華髮行集團“新華文創”品牌,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等創意支持,引入鄉創、國創、國潮等設計和創意發展的潮流概念。希望藉助當代設計、國際表達,讓傳統文化擁有更加鮮活、生動、時尚的表達,引起年輕人的關注和共鳴,吸引設計師、插畫家以及藝術、文創領域青年,用青年的創意煥新古鎮形象,用青年的設計為新場古鎮成就江南水鄉的生活之美。

活動還邀請設計師、插畫家、藝術家,走新場“江南”水鄉之路,遊新場“活力”鄉創之路,品新場“文旅”體驗之路,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感受、瞭解、體驗新場,用文化創意吸引古鎮成為年輕人創業的幸福“新場”,用設計助力新場“更新”,助力新場文創小鎮、美麗鄉村建設。

“把城裡人帶過來,把村裡的東西帶出去。”漫畫《三言兩畫》作者王峰,把城裡的房子退了,搬到了新場鎮新南村,他說要做這兩件事。除了像王峰一樣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人、手藝人、創客外,這幾年,村裡還聚集了一批80後、90後本地青年。迴歸農村,不僅是因為情懷,更多的是對鄉村發展前景的看好。

王峰,來自山東,在上海20多年了,曾主創過2010年世博會中國館動態《清明上河圖》,參與過陸家嘴“融書房”項目。“新南村農產品的機會特別多”,他說。就在今年夏天,王峰幫助周邊農戶賣桃,他給水蜜桃拍小視頻,創作趣味漫畫,文化與農產品融合,經他手的桃子銷量比一些合作社還高。王峰還看中了這裡的土布,他想請朋友設計帶有非遺元素的服裝,還計劃在稻田裡舉辦土布時裝秀。

和王峰一樣看到機會的,還有80後小夥徐超,他早在2016年便回鄉了。

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新南村黨總支書記盛麗萍臉上笑容滿滿:“近年來,有四五十人自願回到村裡,有在村委會工作的90後小夥袁濤、徐晨,有在合作社工作的職業農民90後小夥沈維、80後新南村媳婦張勤美,還有從人民調解員轉行到村裡做農莊‘管家’的85後姑娘湯學鋒等。這些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輕人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更多生機。”

有夢想的人來了,追夢的舞臺也在村裡搭起來。新南村村委會往西約200米,一處掛著“文創·新場”標牌的小院落格外顯眼。這裡,就是新場鎮在全區首創的鄉村創客平臺——新南村鄉創中心,將區、鎮資源下沉至農村延伸點,助推鄉村經濟發展。

利用村裡原閒置集體用房改造而成的新南村鄉創中心,集展示、體驗、服務功能為一體,總面積約300平方米,包括創客聯合辦公區,可提供有需要的創客團隊入駐,還有可開展沙龍、體驗活動的多功能活動空間,作為返鄉創業青年的“大本營”。

通過鄉創中心搭建平臺,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匯聚一堂,合作共贏。青年創客朱斌斌在新南村鄉創中心內租下了3個工位,他說,“新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了我。”

1.png

▲千年古鎮新場全景


一個人 一棵菜 一個村

新場古鎮吸引不少文藝青年、手工藝人來拎包入住,在城市近郊,遠離城市的煙火氣,漫步古鎮街道牆上的一句“一個人不孤單,想一個人才孤單”。都市人嚮往古鎮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古法新作,本味原場。

◎ 因為一棵菜愛上新場

“矮腳青到了最好吃的時候。”前幾日,王三(王峰)在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配圖是一盆油亮的青菜。接著幾天,他的微店“喜壤優選”迎來一波訂單高峰。王三的身份不是菜農,更不是合作社老闆,準確地說,他可以算是一個投身於“賣菜”事業的藝術家。

在王三的“妙筆”之下,新南村的矮腳青身價飛漲,從幾毛錢一斤,變成了50元一箱,還十分暢銷。他以“矮腳先生”為名,為矮腳青寫了自傳,結合新場桃源特色,成了“一棵走了桃花運的菜”;他以生活日常為素材創作了一組漫畫,俏皮解讀南北“青菜觀”。喜壤出品的矮腳青還有專屬的禮盒,上面寫著“來自新場,桃樹下生長。”

這棵菜,不再是簡單的盤中餐,而變成了一棵有文化有內涵的菜,齒頰留香裡,是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嚮往。

8.jpg

◎ 老菜新做追憶童年味道

在新場“俚舍”,昂刺魚菜飯,要有緣才能吃上。鮮嫩的魚肉與可口香甜的菜飯融為一體,再配上魚骨也不浪費,昂刺魚骨頭熬製的濃湯,鮮味十足。同樣帶有濃濃的童年回憶的,還有番茄釀肉飯。“悠庭·觀天”,結合了70年代帶有西餐風味的番茄肉沫飯的口味,又借鑑了當地的家常菜辣椒塞肉的製作方法,採用豬肉剁碎炒熟備用,新鮮番茄去皮開洞掏空內膽,填入豬肉後置入盤中。米飯蒸熟後捏成球狀撒上芝麻,依附於番茄邊。最後澆上香濃的秘製番茄汁。以刀叉食之,西紅柿酸甜可口,肉末濃香,米飯綿糯可口,中西合璧,別有一番風味。

◎ 最傳統的香味淌進心裡

傳統的口味依然深得人心。幾隻小籠湯包、一盞剡茗香片,長街白牆黛瓦,金石絲竹悠遠,勾勒出江南水鄉的精緻。東倉湯包館的湯包,秉承古法,一脈相傳,保留了新場湯包皮薄不破、湯清見底的特點。吃湯包時,“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的細膩,無不彰顯著江南的精緻優雅。位於新場老街上的竹枝豆張記,雞湯豆腐花始創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當時大團鎮一位叫陸愷亭的年輕人為了生計,和家人商量後到無錫的兩個做雞湯豆腐花的舅舅那裡去學做生意,學成回來後就在當時的大團鎮這裡賣雞湯豆腐花。後來陸老先生攜家人搬至新場。


作者:袁聖豔

圖片:新場鎮供圖

編輯:邵大衛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