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文|吳俊宇

這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和一個討論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

前者是《中文互聯網中“討論”的消亡》,後者則是知乎上提出的“中文互聯網的產出在漸漸枯萎嗎?”

前者的結論是:解決的方式只有對話;惟有理性的對話才能消解矛盾。沒有地方討論,只會有更多的兩極化,更多的簡化和汙名化,更多無意義的爭端。

後者則是提到:隨著幾個信息源頭壓力漸重,卻並沒有能相匹及的新人加入,中文互聯網有效的信息產出越來越少。

坦率說,我已經很久不看中文互聯網世界的內容了。除了日常撰稿閱讀必須的行業新聞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在閱讀書籍,刷刷知乎,或者遨遊在Google的世界中。

我們真正期待的中文互聯網世界應該是怎樣的?

我想這三點應該必不可少:

互聯網的開放精神,沙龍式的討論氛圍,立體式的思維層次。

先談互聯網的開放精神。

王興此前提到過一個觀點是,互聯網分成了中國互聯網和世界互聯網兩個部分。

這個觀點或許是在說中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可能的確在世界範圍內是引人注目的。然而,中國互聯網和世界互聯網帶來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在內容領域。

中文互聯網世界由於中文本身的特殊性,最終只能形成一個內部討論閉環。然而英文互聯網世界是由世界不同國家構建起的,它形成了極好的互動交流。從這個視角去看,中文互聯網世界其實已經存在一定的封閉性。

除此之外,中文互聯網世界內部的交流其實也在減少。過去博客時代、BBS時代,內容往往是在搜索引擎上四處流竄。然而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內容其實是被鎖死在了一個個APP內,再加上這些內容討論又被條塊分割到了各個APP內,雙重擠壓使得能公開所見的優質內容越來越少。

這帶來的結果是一個發言者和多個聽眾之間展開填鴨式、灌輸式、權威式的強塞。至於這個權威說的對不對、好不好,價值觀歪不歪,沒人管。

破壞這種開放精神的,還有作者PUA化這個現象。

雖說PUA這個詞經常被放置在男女關係之中,然而如果它的概念延伸出來就會發現,它其實在互聯網方方面面都存在——所謂的展示“高價值”,其實也包括內容領域。

一批所謂的意見領袖用極端觀點挑動公眾情緒,以此給自己吸睛——事實上,年輕人很容易被這種觀點所蠱惑。

事實上,如果你多讀幾本書就會發現,很多所謂的意見領袖其觀點基本都在書籍中存在過,而且只是簡化、壓縮、抽離了其中的片段,放在一個私密的空間內,聚集起一批崇拜者展開內部交流互動。這種交流互動其實又會造就更深的信息繭房和自我閉塞。

我再談談沙龍式的討論氛圍。

沙龍式討論氛圍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討論者都具備一定的素質、涵養、層次,而且應該是平等的。如果要說有,過去的BBS可能算是,現在的Quora也算是一個,知乎當然也包含在內。

2013年,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Gang Wang、Konark Gill等作者在第22屆國際萬維網會議上發表過一篇名為《社會群體的智慧:對Quora的分析》的論文。

這篇論文曾用圖表去描繪Quora上的社區交互邏輯。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圖片中揭示了Quora內部三種不同的連接網絡,一個是連接用戶與問題,一個連接是用戶的社交圖,一個是連接相關問題的圖。

三者之間是互相影響的,用戶圖和問題圖的異質性是影響Quora知識庫質量的重要因素。一個驅動用戶的注意力和活動,另一個則引導他們回答一小部分流行而有趣的問題。

問題之下還有討論和投票,還需要遵循羅伯特議事法則。仔細去看羅伯特議事法則中的一些原則就會發現,它包含平衡、多數、辯論、集體意志的原則。就像一部設計良好的機器一樣,能夠有條不紊地讓各種意見得以表達。如果把羅伯特議事法則這套方案搬到互聯網上你就會發現,其實鮮有平臺能達到這個要求。

在《社會群體的智慧:對Quora的分析》中提到了一個現象:

關注者較多的主題下的問題往往有較高的平均頁面瀏覽量和答案數。這是直觀的,當用戶關注某個主題時,該主題下的所有問題及其更新都會顯示在用戶的新聞源上,從而鼓勵頁面查看和回答。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也就是說,優質討論和優質內容往往會帶來更持久的關注度,用戶會在其中不斷前赴後繼,展開延展性的討論——這才真正達到了啟發思考的價值和意義。

這就像是當年的課堂上,即使老師給你標準答案,你往往缺乏論證過程,也無法真正獲得;但是相互爭鳴、思考、討論,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其實這也是知乎始終能在中文互聯網世界始終保持影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在這裡一個問題之下往往全是不同答案之間的爭鳴,這種爭鳴下來,雖然讀者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標準答案,但是人們往往會在這種爭鳴中逐漸思考,自己的答案和選擇到底是什麼。

其實前段時間的知乎論辨式直播乃至半佛仙人等人的視頻內容也是這套產品邏輯。知乎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群有觀點、有想法的人聚合在一起,讓他們形成爭鳴,在爭鳴之中構建熱度,進而實現優質內容的共享和普及。

可以說,知乎原生熱點內容價值是在不斷外延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如何看待清華大學自動化系2020年大一c++大作業是寫一個功能更強大的雨課堂(雷課堂)?”這個問題會登上知乎熱榜第一位。而且話題在知乎上的熱度一度高達 1.27億萬。目前為止,該帖子已經吸引了2402條回答,1246萬瀏覽。答主不乏清華特獎得主、高校教授、企業高管。

從熱點的角度看,知乎正在呈現出與其獨特內容屬性與用戶質量相匹配的熱門話題,該話題在其他平臺目前並未獲得熱議。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微博等平臺熱點事件不夠全面,而是這裡面有些內容是知乎獨有的社區氛圍才能所孕育。

知乎熱點事件登上熱榜的邏輯是問答聚集、專業用戶參與、優質內容吸引二次發酵、圈子擴散、到登上熱榜。一套完善的熱點事件發酵路徑。

說白了,在微博上,你往往是在吃瓜,看信息。但是在知乎上,你往往是在思考,看分析——這才是真正讓用戶獲得有效信息——畢竟任何事物並非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結果,重要的是那個一整套思考過程。

以前《三聯生活週刊》記者王小峰過去在自己博客上一段針對鄧麗君的描述來說:

鄧麗君是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她的奇特之處在於,她是兩岸特殊的政治背景發展出的不同文化軌跡在一個特定的時空中兩個異面交匯在一起的那個點,她成為那個精神匱乏的年代裡一道獨特的佳餚,在爭議中完成了對大陸流行文化的影響。而在另一次時空錯位中,她最終失去了回到大陸的機會—這片擁有她最聽眾的地方,這片留下她歌聲最多的地方,沒有留下她的足跡,這成了她畢生的遺憾。

你從這短短的一段話之中可以看到,你的腦海中可以迅速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歷史空間和地域截面,鄧麗君在其中款款走來,又報憾而去。

然而今天打開搜索引擎,我們大多數時候能看到的文字是什麼。我截取最開篇的三段吧。

  • 鄧麗君情史坎坷:初戀身亡,成龍分手,交往小15歲男友被說不靠譜
  • 歌唱事業輝煌燦爛的鄧麗君,情場充滿了失意與坎坷
  • 鄧麗君與郭孔丞為何分手?孔家老母的這3個條件,簡直是侮辱

我拿著幾個標題來闡述的意思是,大家似乎習慣了用孤立的點去思考問題,連成線、形成脈絡,乃至構建立體化的架構,似乎很難很難。最後往往出現的問題是,懂的人不會表達,表達的人只能用非常平面、素描、單薄的方式去闡述。

當前互聯網上存在的大部分資訊,將人的思維規訓得傾向於喜愛簡單化、二元化。人往往在這種環境下喪失瞭解構複雜事物和道理的能力,就像舌頭的味蕾,除了鹹味辣味,已經嘗不出其餘味道的美好。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聯網中尋找真知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國外很早就構建的DIKW的金字塔體系,以此劃分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及智慧(Wisdom)的層級。我們拿這個模型去審視今天的輿論場,就能對信息、事實、觀點甚至情緒一目瞭然。

哪家平臺在真正做內容,哪些平臺在分享快餐式信息,哪些平臺在販賣情緒,哪些平臺在兜售觀點,一目瞭然。

在知乎上,你還是可以看到不同視角、不同觀點、不同話語體系以及不同思考方式的人展開激烈爭辯。在爭辯中,我們或許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在一個更寬闊的世界中,逐漸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人的認知,其實要構建一整套體系,而不是單一的觀點。畢竟觀點易得,而論證過程和思考結構難得。

坦率說,這一點今天中文互聯網世界中幾乎很少有平臺可以做到。我不能說知乎這方面就做的完美,但是我可以說,知乎是少數努力做的一家。不管是內容視頻化,辯論式的直播還是內容付費上的探索,其實都是在開放、討論的基礎上,深入為用戶提供服務。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20世紀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他引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戴維·布魯克斯的一個觀點:互聯網上能夠獲取的信息猶如“一條渾濁的信息河流”。

在他看來,互聯網毫無疑問帶來了好處,卻也讓我們進入了新的“無知時代”。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從某種角度看,其實並沒有帶來真知的普惠。

也許,在互聯網的開放精神,沙龍式的討論氛圍,立體式的思維層次之下,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接近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