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武則天與唐中宗李顯大概算是唐朝歷史上關係最撲朔迷離的母子之一了,因為這二人雖然說是母子關係,但是若以親情計算,其實母子情分早已經不剩多少了。

先是有武后貶中宗李顯為廬陵王,隨後李顯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流放生活,在此期間幾乎每天都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接著李顯在歷經苦難之後回到了宮廷,母子之間繼續因為皇位的問題而站在了對立面,而武則天因為垂暮之年已經到來,所以自然不能和尚還年輕的兒子李顯繼續爭鬥。

最終,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也沒能逃脫歲月的洗禮,因為上了年紀在神龍之變中被迫退位,將曾經從兒子手中奪來的皇位重新還給了他。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一、武則天與李顯母子之間的羈絆牽扯

李顯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第三個兒子,哥哥章懷太子李賢被廢之後,李顯成為了新一任太子,高宗去世後,公元683年,27歲的李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唐中宗,但是卻在隔年就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武則天貶為廬陵王,接著只帶上了韋皇后,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流放生活。

而武則天在廢掉中宗李顯之後,又改立第四子李旦為皇帝,也就是唐睿帝,隨後武則天開始了臨朝稱制的生活。

但是朝中的其他臣子,尤其是那些中宗的擁護者是絕對不願意看到武則天成為垂簾聽政的,李唐江山母后決策者,所以他們也給武則天製造了不少麻煩。在天下人都不同意武后掌權的情況下,武后只能下詔還位於李旦。但是李旦知道自己的母親內心壓根就不會放過到手的權利,於是也只能讓武后繼續臨朝稱制。

《資治通鑑》記載:“垂拱二年……春,正月,太后下詔復政於皇帝。睿宗知太后非誠心,奉表固讓;太后復臨朝稱制。辛酉,赦天下。”

就這樣,武則天漸漸地就變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被奪了皇位中宗李顯卻依然處於流放中。武則天臨朝幾十年之後年紀漸長,考慮到繼承人的問題,就將李顯又重新召回京師,如此也就有了後來的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二、神龍政變爆發的背景

神龍政變的爆發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出在武則天的身上。武則天雖然當政之後帶動唐朝的發展進入一個高峰期,但是人到了晚年的時候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晚年的武則天也沒能免俗。

她沉湎享樂,寵幸張昌宗、張易之,而這兄弟二人也因為有武后的寵愛在朝堂大行方便之事,插手朝政大事,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導致武后母子、君臣之間的關係都陷入緊張的局面。

二張兄弟藉著武后的寵信,在朝中安插不少黨羽。李顯的一雙兒女在背地裡說了二張專政的事情被他們知道後,就在武后面前說盡讒言,武后用凌厲的態度問責李顯,為了平息武后的怒火,李顯只能讓一雙兒女自縊。

而這只是二張做過的事情中的一件罷了,因此,李旦也意識到,如果再繼續任由二張在朝中繼續蹦躂下去,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損失。而二張在朝中的橫行霸道也得罪了不少其他的臣子,所以,一場針對除去二張的政變開始悄悄醞釀開來。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三、神龍革命,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也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子李顯

1、李顯在臣子的一遍遍催促下“千呼萬喚始出來”

李顯雖有打算除去二張,但是卻不能將這個想法光明正大地表現出來,於是朝中的臣子就要起到“勸誡”李顯的作用了。當時的武則天正生著病,二張隨侍左右,臣子們有了行動的打算。

公元705年,朝臣張柬之帶領其他大臣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來到玄武門,隨後派李多祚、李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李顯,打算讓李顯參與進來,當時的李顯並沒有同意。

於是王同皎開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對李顯說,您當初名正言順的繼承先帝的皇位,最後卻無故被罷黜,我們這些人都為您感到十分氣憤。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如今距離那件事情過去已經二十三年了,武皇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也是因為有小人在旁邊誘導,只要我們一起齊心協力,恢復李唐江山指日可待,只需要您和我們一同前去玄武門就行了。

李顯隨後又說,兇惡的小人確實應該除去他們,但是皇上現在身體不適,就這樣貿然前去,勢必會驚擾到皇上休息。希望過些時候再來圖謀這件事情。

隨後對方又說,您看玄武門外等待的那些臣子都是在拿命拼,殿下你怎麼忍心看到他們最終落得個不好的下場呢?於是李顯在眾多臣子的“勸誡”下,“千呼萬喚始出來”,加入到了一起誅殺二張的行列當中。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2、武后寵信的二張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被清除,武則天還位於李顯

有了李顯的加入,大家氣勢更足,直接衝進了武后的寢殿,手起刀落間,二張的人頭就已經落地,接著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武則天包圍起來,然後對武則天說二張試圖謀反,已經被他們殺掉了。

武則天看到李顯也在其中,就吃驚地問:“這件事是你做的嗎?”隨後又補充了一句:“既然反賊已經被抓,那你可以回去你的東宮了。”當時的武則天心裡其實已經感覺不妙了。

果然,有臣子就說,現在太子哪還用回到東宮呢,接著又將武后與李顯母子之間的過去說了一遍,最終提出希望武后將皇位還給李顯的目的,這其中還有不少曾經被武后提拔的人。

接著這些“撥亂反正”的臣子們以最快的速度將二張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清楚,死的死逃的逃,而武后也被迫在公元705年的正月二十三日下令由太子李顯暫代處理朝事。

二十四日,李顯重登地位,武則天退位。

《資治通鑑》記載:“甲辰,制太子監國,赦天下。以袁恕己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使齎璽書宣慰諸州。乙巳,太后傳位於太子。”

神龍政變: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終因為上了年紀,被迫還位於李顯

總結:

曾經的女帝武則天最終敗給了歲月,因為上了年紀,頭腦不清醒加上病體難愈,給了兒子李顯和各個臣子們一個重新奪回李唐江山的機會。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李顯幾乎什麼都沒做,一切都是朝臣推著他前行。但不管怎麼說,結果也算是讓他成為了最終的受益者,不管是二張的死亡還是武帝的退位。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