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解 第20篇 知人,既是入世的起點也是應世的方法

《論語》漫解 第20篇 知人,既是入世的起點也是應世的方法

《論語·學而》第十六章: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怕人家不瞭解你,就怕你自己不瞭解別人。

《論語》第五章孔子提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曾被魯迅先生批判為“為權勢者謀劃”的思想。其實早就有學生替老師孔子作了最好的陳述:

孔子的弟子——曾子,他曾參與《論語》的編制,也是孔子儒學的重要代表。他在自己的著作、跟《論語》同為“四書”之一的《大學》中明確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於為經緯之學提供人品學問的道德、理念基礎。百姓士子要修身,居上位者更要修身。

魯迅先生之“批判”孔子也許只是應時論事之需,以先生之學養,當不至於誤解孔子的本意。而後人憑藉魯迅先生的論調推翻孔子,也是社會歷史階段的應時之需,終不至於徹底永久的掩滅聖人思想的光芒。

在孔子本人而言,也是《學而》開篇第一章就開宗明義的提出來的“人不知而不慍”的總結。做人的學問首在於,凡事多從自身問責,而不必苛求於他人。所以“不患人之不己知”——不要計較別人不瞭解自己。既是寬以待人的恕道精神,也是自我修養的方法之論。一個做事的人,處處都要求他人的理解不但行不通,也是不可靠的。這個態度本身就不值得提倡。應該反求諸己,通過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知行能力,去體會天下蒼生。這是“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別人可以不瞭解你,但是你不能不瞭解別人。不瞭解他人,就意味著你可能連是非邪正都不能分辨,遑論做人行事了,故以為患。

以“不知人”為患,從學理上講,反映孔子深明人性之複雜,瞭解人性之必要與尊重人性之必須。為經世致用而修習為人處事的學問之道,知人,既是入世的認知起點也是應世的入門方法。

以實際經驗,理解他人是洞悉社會和事功的關鍵通道,而希望被人理解是情感和自尊的本能。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很重,對他人要求很高,而客觀現實對人的要求恰恰相反。孔子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他把知人放到“己知”的優先地位,等於告訴我們,通曉人性人情,需要得把自己也放到“異己”的第三方立場作冷靜的公允看待,收縮主觀、重視客觀,方能最大限度接近事理本真的一面。

本章是《學而》最後一章,與開篇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慍”相呼應,完成學而篇的總結。學而十六章總共提到學問之道在孝、悌、仁、忠、信、行、愛、溫、良、恭、儉、讓、禮、和、義 。雖然第五章單單提到“道千乘之國”的為政者治國理念五點精神,其實歸納起來,也就是仁。所有的理念最後都歸結到仁,而仁修須從“知人”開始,提綱挈領,仁者,人也。識人、做人都由此發端。

後世西方的所謂“人本原理”,孔子2500多年前就提出來了。現代國家、企業管理之重視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國家近幾十年改革開放所享受的“人口紅利”,都跟孔子的人本思想義理相通,道之一軌。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事功追求、處事邏輯,洞悉和尊重人性,進而瞭解宇宙蒼生,是為修身立命之基礎,窮可獨善其身。至於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則是治國、平天下的經世致用之舉。這是中國古代學人讀書明志的初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萬代光芒至今閃耀不滅之理。(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