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悟妙淺解 第11篇:假如孔子當年取諸侯而代之……

《論語》悟妙淺解 第11篇:假如孔子當年取諸侯而代之……

《論語·學而》第十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國學”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他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而獲得的。夫子這種獲得的方法,大概和別人獲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子禽、子貢這段對話概括為三個要點:求之還是與之,孔子個人品格,孔子獲得的方式與常人的區別。

求之、與之,一般的“國學”文本解讀為孔子問政,是他自己要求的呢,還是人家主動告知的?也可以換一種解釋:孔子問政,是想自己求官做呢,還是想給人家一些施政指點呢?好像都說得通,不要以為孔子要官就不好聽,他完全有可能希望獲得一個平臺來施展自己的治理理念。他從魯國被排擠出走之前,只當過三個月的代理宰相,政績就已經顯現,證明他的施政方略是正確而有效的。他出遊列國,本來就帶著另尋施展平臺的想法。依孔子的修養,他只是沒明說。他要以他的溫、良、恭、儉、讓,使同意他政治哲學思想的君主主動把施展平臺、權力資源交給他來做。孔子不會去要,更不會去奪。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辨才極高,善於經商理財,是名副其實的商業鉅子,後世把他尊為儒商鼻祖。孔子去世後,多數弟子一般守墓三年,他獨自守墓六年。是個非常了不起而極可愛的人物。

這樣一個人物當然通達人情。孔子自己沒明說的話,他也不會隨便亂講。子禽提問:老師是自己想當官,還是想給人家提供點治國建議?子貢很機巧,並不正面回答。他換了個角度回應子禽的提問:老師如果有什麼目的,憑的是溫、良、恭、儉、讓的品德而達成。如果你覺得老師是想當官,那他求官的方式跟別人也是不一樣的。至於怎麼個不一樣,子貢也不明說,讓你子禽自己去想。

子禽最後想沒想明白我們不知道。《論語》記載這段對話,是引導每個讀《論語》的人順著子貢的話自己去想清楚。子貢先把孔子的品格溫、良、恭、儉、讓擺出來,至於瞭解別國的政事是孔子自己去打聽來的,還是人家主動告知的?孔子是想借此給自己謀一官半職,還是意在給人家提點好的建議?夫子之求之,其諸異乎人之求之。

揣摩子貢的言下之意,就算是人家主動告知的,就算老師想謀一官半職,那他憑的也是溫、良、恭、儉、讓,是對方心甘情願、主動送上的。而不是像有的人派臥底、當狗仔、追私探秘去刺探,或者搞賄賂、拉裙帶、溜鬚拍馬、明爭暗鬥來的。

子貢這段話明襯孔子私德,暗諷時代汙濁,更映射出一個非同尋常的情況:

孔子任司寇時間不長即升為代理宰相,主持魯國國政,內政外交都卓見成效。由於對內傷動既得利益集團(比如季氏)、國力崛起對外又讓鄰國感到威懾(比如齊國),最終被內外聯合排擠而去。孔子當時大權在握,以他的文功武備之力、魯定公之昏庸無才,他若不是“溫、良、恭、儉、讓”,何須去魯適衛?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先後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每到一個國家,他都要跟人家諮詢國事,探討國策。但是都不敢重用他。為什麼?孔子本人和他身邊那批弟子太強大,他老人家若想奪其政權而自領,至少他到過的那幾個諸侯國,基本無人能擋。因而所到之處,諸侯們都對孔子優禮有加,然後趕緊尋找藉口客客氣氣的送走,生怕他們多待一天。不敢收留他們啊。

以實力而論,孔子完全有機會奪取政權自己當諸侯,但是因為他“溫、良、恭、儉、讓”,他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他不想那麼做。如果孔子當時取任何一個諸侯而代之,中國文化史上不會僅多了個諸侯而少了個“先師”,恐怕兩千五百年以內的中華文明史都要改寫。當然歷史不容假設,我們也許是幸運的。

聯繫到晚清重臣曾國藩,當他帶領湘軍、淮軍打垮“太平天國”之時,正是手握重兵、權傾朝野的時候。當時的清廷歷經戰亂、國力羸弱,他若想推翻清廷取而代之,慈禧老太婆和她的滿清八旗根本無力相抗。那個時候朝野都有很多人在看曾國藩的舉動,他真若起事,以當時的情形,確有幾分把握。

然而,如大家所知,曾國藩在家信中囑咐家人把菜園子準備好,他退休了要回去種菜。他也是能取而不取,走了道家的路線,通告信件婉轉的告訴在朝在野的人:不要擔心他有什麼舉動,也不要指望他有什麼舉動。他準備功成、身退,回家養老。安撫朝廷,也保護自己。

像這類無論儒、道而謹守“臣道”的歷史知名人物,不在少數。由於他們的道德智慧,民族歷史又少了幾回波折,國家人民也少經歷幾次災難。

這是由孔子的謙讓而不苟取,想到歷史人物在時代關節上作出的歷史貢獻。

司馬遷寫《史記》,帝王叫本紀,諸侯叫世家,大臣、將軍叫列傳。可是孔子並非諸侯,司馬遷也把他列為世家。足見在司馬遷眼裡,孔子的資格不下於諸侯。

後世歷朝歷代都把孔子尊奉為“至聖先師”,君王們難保沒有警示大臣的意思在內。希望大家以孔子為師,謹守“臣道”,不要對皇權暗生 “越庖代廚”之心。這是對王權心思的猜測,由孔子的溫恭儉讓,推想到孔子一生政治遭遇、死後又倍享殊榮的部分原因。歷史看破不說破,題外之言了。

由孔子謙讓的仁道精神,再聯繫到當前的時代文化,又不得不另有一番喟嘆。

小到個人成長的社會競爭,大到實力抗衡的國際競爭,叢林法則在法治文明的紋飾之下,依舊潛伏於人類生活的不同層級,左右著人類發展的各個方面。正義抗爭在任何時代都是難以避免的。

謙讓是文明,以文明對付野蠻,受傷的一定是文明。義不容辭、當仁不讓的時候,還講溫恭儉讓,那就是固執拘泥,不知變通。毛主席曾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明確的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因此讀經典,領會經典也不能刻舟求劍、膠柱鼓瑟。(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