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回來了,歡迎歡迎!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滬港通開閘,外資憋了三日湧入市場,把三天積蓄的力量釋放出來,滬股通流入58億,深股通流入106億,合計165億。


全天流入基本不間斷,從億到百億,然後慣性尾盤加速,直接加50億。


外資回來了,歡迎歡迎!

分板塊來看:創業板為首的各大概念板塊全線開花,RCS、國產芯片、無線耳機、特斯拉、光刻機、智能穿戴、科技100。


漲幅3%以上的板塊有24個,全天無下跌板塊,可以說是普漲行情。


外資回來了,歡迎歡迎!


漲幅榜單上:漲停73家,跌停1家,漲跌家數比9:1。看著昨天融資融券數據,六七十億的資金縮減,基本上就是割在低點了。


融資融券的數據很有意思,大部分時間與市場呈現反作用,小部分時間與市場正相關。因為融資是借證券公司的錢去買入股票,錢有資金成本,也需要抵押股票,一旦股價下跌,不僅抵押物資產縮水,融入資金買的股票也同向下跌,還需要付出利息,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融資入市更加考驗人性,考驗風險承受能力。


而滬港通資金不一樣,相對聰明,大部分時間與市場走勢一致,小部分時間與市場相反。即,流入額較大的時候,市場基本大漲,流入額較少或者流出,大額流出,市場基本呈現下跌。有時候在市場連續下跌時,滬港通資金逐步穩健加倉。


對於追漲殺跌的A股市場來說,逢跌買入的思路值得國人思考。


外資回來了,歡迎歡迎!


增量資金固然可貴,但是想到一個月超過20家的IPO,如果沒有這些資金,市場的流動性怎麼辦。對應退市機制尚未打開,而短期倆仨年內退市速度也不可能加速,如果能有上市的50%就已經是比較好的進出狀態了,何況現在還不到1%。


因此從這個邏輯上來說,期待啟動大牛市,集體性的上漲幾乎不可能,未來這種波動會是常態。運行規律大致為一波反彈一波回調,一波反彈再一波回調。而追漲殺跌的思路就會買在上漲階段末端,賣在下跌階段低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