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網上授課的利與弊之二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在國家的統一指揮下進行聯防聯控,全國人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效的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我國由最早發現疫情的國家,變成現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可以說目前只要做好“外防輸入”,就可以復工復產了。許多省市也已經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了,包括武漢市都不再封城了。國內的一切,都在逐漸步入正軌。

疫情期間網上授課的利與弊之二

隨著多個省市宣佈復學的時間表,進行了兩個多月的網課,也快要結束了。也是對這次網絡授課進行總結的時候了。上一篇文章,我們談了網絡授課的“利”,即“好的方面”。接下來我們談下“弊”,也就是“不好的方面”。

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督促效果下降明顯。

孩子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是需要督促和輔導的。比如數學課上學習一個新的公式,教師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講解例題時督促學生強行記憶,同時點名部分學生進行復述。因為點名是隨機的,因此大部分學生不得不集中精神進行記憶,否則會在同學們的眼前“出糗”。從而達到強行記憶的目的。即便對新公式存在理解不足的問題,在課後或者晚自修時,可以與教師或同學交流。但是這個學習的過程,由於網絡的隔絕,孩子即使對知識存在不理解,也無法與他人正常的進行交流;而教師即使知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困難,也僅能夠通過網絡進行說明;父母由於在知識儲備和教導的耐心上,存在不足,也無法做到輔導的作用。因此網絡授課無法有效的督促學生進行學習。於是就出現父母耐心喪失,責怪孩子完不成作業;而孩子往往只能“寶寶心裡苦寶寶說不出”。

疫情期間網上授課的利與弊之二

第二,教師的隨意性,影響學習效果。

由於網上授課是一門新的技能,許多教師都是“臨時抱佛腳”,因此自然存在許多缺陷。比如我們學校安排了網絡授課的課表,並聯系“釘釘”軟件公司技術人員培訓如何使用軟件進行網上授課。其他的需要教師自己想辦法。因此前期存在網絡授課麥克風無聲、無法播放課件、學生亂髮信息、師生互動狀況頻出等情況。後期雖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作息和課表,加強了軟件的學習使用,但是學習效果還是堪憂。究其原因,比較常見的是教師授課方法的隨意性。因為教學過程是需要師生互動才有效果,而網絡授課主要使用的是課件。教師如果僅使用課件進行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教師如果播放一段課件,然後出鏡講課,往往感覺是“獨角戲”,因為聽不到學生的反應,把握不好尺度,無法確定教學效果。也有個別教師直接播放網絡上的教學視頻,完全無視因材施教,效果自然更不好。其實網絡授課如果設備齊全,教師在教室直播上課,效果也不錯。只是由於設備不可能滿足每一位教師的需要,只能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增加了授課的隨意性,學習效果自然不好。

疫情期間網上授課的利與弊之二

以上是“弊”的方面的部分內容,下一篇,將繼續說說“弊”的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