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麵塑達人張翠雲:指尖上塑造精彩藝術

精巧別緻的孔雀、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裡各種麵塑作品隨處可見,令人目不暇接,大大小小共計100餘件。而這些栩栩如生、逼真傳神的麵塑作品,出自冀州區80後張翠雲之手。

冀州麵塑達人張翠雲:指尖上塑造精彩藝術

28日,麵塑藝人張翠雲在家裡向記者展示了她的絕妙手藝。走進張翠雲家,客廳簡簡單單的幾件傢俱,臥室床邊一張桌子便是她的麵塑工作臺。上面擺放著各種資料、麵塑工具和還未完成的一些麵塑作品。隨後只見張翠雲拿起一團面,在手中捏、搓,大約十來分鐘的功夫,一個人物頭像在手中活靈活現。她又拿起另一團面,塑成身、手、腳,穿上衣服,再拿起工具,仔細調整人物的神情,大約半小時一件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就完成了……

街上與麵人結緣

冀州區周村鎮棗園村39歲的張翠雲,自2006年,她一直跟隨冀州區省級“剪紙類”非遺傳承人康曉燕學習剪紙。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街上無意間碰到了一位捏麵人兒的老師傅,只見他將五顏六色的麵糰在手裡隨便搓捏幾下,就變幻出一個個可愛的形象,自此張翠雲被傳統的麵塑深深吸引。

冀州麵塑達人張翠雲:指尖上塑造精彩藝術

回到家後,張翠雲便自己摸索著捏麵人兒,可捏出來的效果並不理想。她多方打探尋到了擺攤捏麵人的老師傅,向他“取經”學手藝。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學會了捏一些簡單的卡通人物,動畫片裡的大頭兒子、機器貓、光頭強……

外地拜師學成歸來

沒有繪畫功底的張翠雲,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麵塑作品,為了提升自己,她就利用業餘時間,跟著冀州畫家陳磊學習國畫、素描。經過一年多的練習,她有了好的繪畫功底,又決定去外地拜師學藝,提高自己的麵塑手藝。從網上搜羅各地善於做麵塑師傅的信息,她最終選擇了天津,跟隨麵塑老師趙海靜學習。

2015年她在天津學藝的那段日子,在老師的指引下,她不斷實踐、摸索、探究,常常一做就到了深夜,有時甚至忘記了吃飯。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讓她從中不斷汲取經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小麵人兒有了“脫胎換骨”的蛻變,張翠雲塑造的“東北一家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等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2016年,她被冀州職教中心聘為手工課老師,受到學生們的歡迎。目前,儘管這項手藝沒有給張翠雲帶來多少財富,可她從沒想過放棄。

冀州麵塑達人張翠雲:指尖上塑造精彩藝術

做麵塑追求精益求精

在張翠雲的作品中,人物、動物、卡通,都是她創作的素材。為了捏出形象逼真的麵塑作品,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她每天都要到網上搜集麵塑製作視頻和文章,自己跟著視頻一步步地練習製作人物、動物的細節,有看不懂的就會網上詢問一些同樣愛好麵塑的朋友。“傳統的麵塑工藝簡潔,要做到形神兼備並非易事。如今新派麵塑對人物神態、顏色搭配要求很高,創作一件完美的麵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張翠雲告訴記者,就拿即將完成的老壽星來說,她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做成現在這個程度。只是衣服上的褶皺就反覆做了兩三天,還有手的動作、老壽星的柺杖,基本都是反覆做三四個才能做成功。除了這些,還有老壽星的臉部輪廓,她反覆塑造了有十來個頭部,才把老壽星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特點塑造出來。

冀州麵塑達人張翠雲:指尖上塑造精彩藝術

對於麵塑,張翠雲介紹到,大多數麵塑師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從形體到服飾一氣呵成,而她為了讓作品更加真實,她是先搭好骨架,再塑造身體的軀幹,然後再給人物“穿”上漂亮的服飾。雖然這樣做會大大增加作品的創作時間,但這樣塑造出的作品才夠真實。所以做麵塑一定要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一切,才能將人物、動物的姿態神情瞭然於心。

提到今後的打算,張翠雲表示,麵塑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去創新,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有創新才有生命力,我會一直創作下去,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麵塑作品。


來源:衡水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