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棟:看穿西方政客“反華”輿論陷阱

2020-04-30 04:20

張家棟

環球時報

最近,國內輿論場有兩種聲音比較突出:一是認為美西方疫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導致國際關係出現重大變化;二是美西方為轉移疫情責任大力甩鍋中國,中國的國際輿論環境正在急劇惡化,疫情結束後世界可能掀起一波“反華”浪潮。

應該說,這些認知部分反映了國際輿論環境的事實。對一些國家的政治人物汙衊造謠中國的企圖,包括民間在內的中國各種力量都有義務做澄清和反擊。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中國面對國際輿論壓力的客觀真實。

一是避免以偏概全,把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反思都擴大為“反華”,尤其是一些民間輿論要避免想象出一種自己被世界圍攻的悲情意識和危機狀態。國際關係學中有種說法,叫作“自我實現的預言”;中國也有個寓言故事,叫“狼來了”。這些都是我們要避免的。

二是避免以極端代替常態。在危機狀態下,人們會有發洩性情緒的衝動。在歷史上,很多國家的疫情和重大災難期間,都出現過非理性的尋找替罪羊現象,但這種現象,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暫時性、不可持續的。除非雙方通過多輪惡性互動,把這一暫時性的敵意固化下來。我們不能上這個當,把暫時性的極端情緒當成其他國家對華認知的代表,這樣會高抬對手。

三是不要誇大“反華”情緒在相關國家的影響力。在正常狀態下,某個域外國家不會長期是一個國家民眾的持續性關注話題。尤其是在一些平時受刻板認知影響比較大的國家,疫情期間,有些民調機構去問民眾:你是否喜歡中國?得到“不喜歡”回答上升的結果,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即使是在一般狀態下,會有多少人願意回答自己喜歡一個“外國”?這本身就是一個議題陷阱。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中國議題並不是優先議題,否則有關政治人物就不需要靠賣力煽動“反華”情緒來謀取政治收益了。不喜歡中國、甚至是仇恨中國的情緒肯定是存在的,但在絕大部分國家的社會生活中肯定不是主流。

四是不要誇大疫情對國際格局影響。這次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會大於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但是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卻未必比金融危機大。金融危機是結構性問題所致,危機後我們看到了國際關係的結構性調整,如G20的誕生以及美國領導能力和意願的下降。但疫情不是結構性問題所致,世界不會因為疫情而陷入大亂,其他國家也不會為了避免大亂而無限制地圍攻中國。

當然,國際輿論環境可能會對我不利。面對複雜局面,首先我們需保持清醒,繞開“反華”勢力所設置的“議題陷阱”。一些政客指望打“反華”牌來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這種操縱可能會在短期內導致“反華”情緒有所上升。但內因決定外因,最終這些國家還是要回歸常態。我們不要誇大這些人的影響,把個別“反華”人士的言論等同於某國的言論。

其次,避免與國外“反華”情緒形成惡性互動,導致中外間相互敵意固化。“反華”情緒只是當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排外主義情緒中的一種。在人類歷史上,我們還找不到只傷害外國、不傷害自己的排外主義。因此,在民間輿論中,也需注意不要以“排外”對“排外”,極端對極端,以有理有利有節的聲音,最大限度地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是中國輿論界的一項使命。(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