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金剛川》看完後,素材無疑是值得謳歌的,主旋律,今年又是抗美援朝70週年,應景。但拍的電影有些一言難盡。我平復一下心情,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

在《金剛川》的「士兵」「對手」「高炮班」三段中,主體視點的混亂造成了第一個敘事問題。影片一方面以字幕“1953年7月12日下午”的反覆出現,嚴格切割三個單元的不同敘事角度,另一方面在每個單元中穿插大量其他的敘事視點。這雖然並不影響我們對故事的理解,卻混淆了空間邏輯的合理性。比如以劉浩作為主體視點時,引入張飛與關磊的視角,在美軍飛行員的段落中,近距離捕捉高炮班的近景或特寫。只有第三單元保持了相對的一致性,因為將大量時間留給了張譯的獨角戲。但即便如此,隨著故事的展開,「高炮班」這一段落還是集結了前兩個單元的不同視點,通過各種正反打攪亂了多聲部的主體性。這讓攝影機近乎退回到上帝視角,成為戰場上一種全知的存在,反而消解了結構應有的規整,讓重複出現的字幕顯得不再有必要,也阻礙了影像的節奏與感知過程。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最糟糕的是「對手」這一單元,美軍飛行員作為外來者視角,對於這部影片而言毫無意義。首先這一人物,從頭到腳冒著中國導演大部分時候拍外國人流露出的虛假與做作,還有牛仔帽、九十年代美國動作片臺詞那種過時的臉譜化塑造。影片裡的劉浩、關磊等幾個主要角色,幾乎全部是充滿血性但意氣用事的形象,而這位飛行員就是這群人的代表。他所展現的精神主題也無非是戰友陣亡後的強烈復仇情緒,對本片的主旨和思辨性能起到什麼補充作用呢?再加上乏善可陳的剪輯和調度,還有不合時宜的誇張表演,讓這一單元凸顯“潦草”二字,單拿出來看也是極度虛假無聊的空戰戲。是為了表現敵人的兇殘無情,還是想表達戰場上無論敵我都面臨著殘酷的命運和人性掙扎?至少在如此粗糙的影像表現力下,我無法產生哪怕一丁點認同或反思。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按理說,外部視角的引入,是在追求不同立場、不同陣營所做出的沒有偏頗的實際觀察,從而更全面地走入歷史事件,這無疑會顯現某種“他者”的價值和意義。其根本目的是藉助這一視角,對(尤其是歷史文本的)主旨立意進行補充、校正和改進。但是《金剛川》裡的美軍視角不僅在劇作上對此毫無幫助,同時在復調結構中也缺乏與其他聲部的有效對話關係。這裡的對話關係依舊指的是涵義關係,是各個具有不同價值和思想的主體展開的平等交鋒。縱使他與張飛後來的對抗高潮都基於報仇這同一個理由,但由於表現方式過於直接簡陋,讓本不豐腴的敘事又降了一格,無法有效釋放對話性的涵義功能。這場交鋒所有的張力都來自於張譯的表演,而這種基於復仇的戲劇性對立又顯得有些多餘,因為戰場上天然的敵對關係已足夠營造衝突了。尤其在已有無數戰爭電影都指涉過這一主題的當下,此類較為直白的人物描寫早已落入窠臼,失去了其對人性和戰爭應有的啟示意味。

​​​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因此,美軍視角無論在感官體驗上,還是情緒的推進上,都是文本上最薄弱的一環,也沒能對主題進行任何補充、校正或改進。這一視點是三個聲部彼此失衡的縮影,同時也讓一些鏡頭和剪輯的調度略顯贅餘。比如大量使用的遮罩鏡頭,即劉浩、關磊等人頻繁用望遠鏡觀察戰場,這當然符合人物行為,卻也因為缺乏更明確的敘事何風格目的,而讓此技巧顯得有些意味不明。與之類似的還有大量的升格鏡頭,給人物和場景蒙上一層不必要的儀式感,因為使用次數過多,再配合煽情式的音樂,反而嚴重阻礙節奏的流暢性,隔離了應有的情感投射。所以「對手」這個單元,最終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又看了一出矯枉過正的全景式歷史敘述觀。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第二個問題,是影像素材的重複利用,給敘事節奏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敘事節奏的本質是控制信息的流露,尤其對類型片而言是必須重點考慮的元素。在類型片創作中,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工具用來加速或拖延節奏,結果本片拖延節奏的方法是升格鏡頭和信息的不斷復現,很難說是一個好的辦法。而在復調結構內,尤其是針對類型片的並列式復調敘事裡,創作者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縫合各段落至一個整體,進而在不破壞各主體獨立性的前提下,形成對話和比較。《金剛川》的做法大致是在前一個單元跳接下一個單元的畫面,但不關心上下文的連貫性,事實上這不僅讓電影的“舞步”磕磕絆絆,也是造成視點凌亂的原因之一。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本來複調敘事的一個優勢,便是通過對立統一的各聲部,按照心理邏輯或情緒鏈條有意切分不同情節片段,迫使觀者主動參與到故事的構建中。從外在形式上而言,就是通過非線性的情節穿插,強調不同主體經歷事件的共時性,但我們在觀看電影時,依舊是遵循先後順序的(除非一些分屏電影),所以需要大腦不斷重組因果關係。這便製造出一種視聽上的張力,並往往伴隨著懸念的產生。但這種故意的分割,也會導致文本在重組過程中因某種失誤而陷入偏差,阻礙敘事的完整流暢性,造成真正的敘事系統或主題上的割裂,乃至意義的缺失。《金剛川》的跳接,幾乎就陷入到了這樣的困境之中。由於這種跳接不少是重複素材的二次甚至三次剪輯,信息的迴流不僅阻斷敘事節奏,同時也喪失了應有的緊張感和懸念性。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最明顯的例子是水裡的延時炸彈,在三個單元分別爆炸了三次,第三次還給了一個倒計時的鏡頭,但是這個鏡頭在這一時刻是完全失效的,因為它真真切切地已經爆炸三次了,絕對不是什麼“桌子底下的炸彈”那樣的懸念技巧。而同樣的畫面,同樣的機位不光帶來的是無趣的重複觀感,同時也分解了影像本身的張力。另外,電影對大多數人物的塑造本就比較羸弱,而人物命運的終點被反覆呈現後,也很難再推進並昇華應有的感動時刻。另外,少數重複利用的素材還出現前後不一致的現象,我印象中第一單元張飛關磊望遠鏡的場景,就與第三單元重複演繹時有著顯眼的差別。前者二人只是對視一笑,後者卻在相同動作範疇內說起了臺詞。而張飛點燃信號彈的重複播放,或許也在致敬上世紀的一些動作片吧。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最後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即旁白和紀實影像資料對戲劇結構本身的損害。第四個單元「橋」跳脫出了嚴格意義上的復調結構,在燃燒彈轟炸後將情節向前推進到終點以外,本質上是一個跳出前三單元既有情境的總結性收尾,以小胡和另一名美軍飛行員作為對這場慘烈戰鬥的回望。那座用無數生命搭起來的人肉橋,通過二者的口述顯現出不一樣的意義,一方是對犧牲戰友們的緬懷和對勝利的堅信,另一方則是對對手的敬仰。二人在之前還一直以旁白的形式,講解著這場戰鬥給他們留下的印記。問題在於,他們在主要段落中一直是面孔模糊的,如此似乎令整個敘事文本失去了一個清晰的支點。而本片所採用的特殊敘事結構,以及鮮明的主體性視點,又不像《八佰》那樣是絕對的群像主義。如果非要用畫外音,那麼小胡和年輕美軍飛行員在整個故事中,至少應作為次要線索加以展現,才能得以將這段歷史事件與當下現實關聯起來,而不僅僅是在第四單元騰出幾個儀式感的升格鏡頭。


電影帶給我們的是故事的合理性、邏輯性和完整性,從而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這樣的思考是在故事本身的延長線上的延伸,更是故事基礎上的高度昇華,擴展更多的空間,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如果脫離了電影本身注重內容敘述的合理視角,就讓觀眾有種被戲弄的感覺,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果題材是鋼,拍攝是刀,那鋼沒用在刀刃上,這把刀無疑就是一把鈍刀,那就沒什麼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