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已失半壁江山,這位詩人左手寫詩,右手持刀,一生風雨飄搖


辛棄疾是誰?

你一定讀過“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如果沒讀,那你總知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吧?!

沒錯,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大宋“牛人”,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公元1140年,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濟南。長輩們希望新生兒能一生健康,取名“棄疾”。在中國歷史上,類似的像西漢“霍去病”。然而,辛棄疾卻不是一個病懨懨的人,相反,可用“猛男”二字來形容他。

20歲前的辛棄疾,大宋,處於一個怎樣的時代?

金軍攻破汴梁,半壁江山淪入敵手,皇室成員被一網打盡,徽欽二帝被擄,受盡屈辱後死於異國。一片風雨飄搖裡,南宋只能偏安於江南,依靠長江天險苦苦抵抗金軍。

辛棄疾就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金人佔領區出生的辛棄疾,從小爺爺辛贊就教育他:勿忘國恥,收復中原!他也的確踐行著爺爺的教導,從小舞刀弄劍,以殺伐征戰、推翻金人統治為己任,痴迷練武無法自拔。

辛棄疾22歲時,他的蓋世武功終於有了合法展示的機會。

國家已失半壁江山,這位詩人左手寫詩,右手持刀,一生風雨飄搖

辛棄疾

公元1162年,金國之主完顏亮召集大軍,準備一舉覆滅南宋,將杭州納入金國的版圖。

然而,不諳水性的金軍,被名將虞允文帶水軍攔截在江邊,屢戰屢敗,不得寸進。消息傳開,不僅僅前方軍心浮動,後方本來就被金兵多年欺壓的民眾們更是趁機揭竿而起。辛棄疾就是最先響應的一個。他抓住這次金兵南下侵宋的時機,迅速在家鄉拉起了一支2000多人的隊伍且目標明確:但凡遇到金兵,一個都不放過!

同一時期,另一位農民起義家耿京也糾集了一支25萬人的農民起義大軍,準備對抗金軍。2000和25萬,一對比,辛棄疾就顯得寒磣了。於是,他決定和耿京合作,一起對付金軍。併入耿京的大軍後,他本著人多力量大的初衷,順手將1000多人的義端和尚也拉入了起義隊伍。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義端的背叛。義端偷了大印想去獻給金人。得知消息的辛棄疾終於發飆了!

於是,歷史上出現了這樣一幕:慘淡的月光下,一個少年正在追一個和尚,一追就是兩天。兩人的坐騎都累吐了,第三天終於追上了。眼見無路可逃,和尚回頭,提刀欲做最後的掙扎。少年一個側翻,劍光同時閃過,和尚人頭落地。

追回大印,辛棄疾本以為能共同抗金,收復中原。然而,變故橫生,某天夜裡耿京遭手下出賣,被暗殺了。殺害耿京的是個義軍將領張安國。他早已被金人收買,殺人後,還煽動一夥人跟他一起投奔了金人。辛棄疾得知,一怒之下帶著50個小弟,硬是闖入超過5萬人的金兵大營,活捉叛徒張安國。

50對50000,這已經是壯舉了!但辛棄疾想既然捉到了,就要讓這個叛賊做個“榜樣”。

於是他又奔襲千里,將叛賊押解到首都臨安,當眾斬首,舉國轟動。

也許,正是有這段熱血經歷,辛棄疾才會在後來的詩詞中感嘆:“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只是誰也沒想到,辛棄疾竟然在23歲走完了人生巔峰。此後,他被迫拋下殺敵的寶劍,轉而把欄杆拍遍。

詞人眼中的英雄豪傑,未必是政治家眼中的勇士。

辛棄疾在南宋任職的前期,曾熱情洋溢地寫下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但,偏安一偶的南宋朝廷早沒了“收復中原”的雄心,剩下的只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安樂。

現實的殘酷一天天的磨損著辛棄疾的報國之心。他也一生都未如願,收復失地,打回山東老家。

公元1180年,辛棄疾41歲。在任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撫使時,他來到上饒帶湖,根據湖周地勢,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闢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因此,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並以此自號“稼軒居士”。

果不其然,公元1181年的冬天,42歲的辛棄疾受到了彈劾而被免職。意料之中的無奈之下,辛棄疾歸居上饒。這之後的20年,他只能把閒居的時間,消磨在文字上。

他那雙本來該握寶劍砍人頭的手,只能捏一管毛筆,在紙上狂寫胸中豪氣。不知不覺間,卻為南宋文壇撐起了一片天——試想,假如沒有辛棄疾,南宋的文學史多麼黯淡無光!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滿滿的雄性荷爾蒙撲面而來。心底有山河,而豪氣鬱結胸間,在氣質陰柔的南宋,絕對獨樹一幟。

大宋,辛棄疾與蘇東坡齊名,蘇開創了豪放詞風,而辛將其推向頂峰,還將崇高的愛國主義的情懷滲透在了字裡行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在詞壇上的建樹甚至高過蘇東坡。畢竟,蘇東坡沒有經歷過戰場,沒有置身於殘酷的殺戮,沒有在千軍萬馬中縱橫馳騁,“雖千萬人,吾往矣”。

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府赴任。但詔令到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同年10月,病中昏睡了很久的辛棄疾忽然睜開眼睛,大喊幾聲“殺賊!殺賊!殺賊啊!”病逝,享年68歲。對於他這個死前呼告,上頭表示很滿意:賜對衣、金帶,視其以守龍圖閣待制之職致仕,特贈四官,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一個本意馳騁天下、恢復河山的帥才,卻最終被歷史定位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歷史確實開了辛棄疾一個巨大的玩笑。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青少年生活在金國佔領區,手持長劍的白衣少年一心想著報國,二十二歲勇天下而成名,多地為官卻終被貶。

人生如夢一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