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羅闐:將為人民服務思想與資本向善理念結合

疫情之下,人心向暖;暗夜之中,商業向善。越來越多的聲音正在呼籲“商業向善、資本向善”的新商業文明。

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毛管班學員、博將資本創始合夥人、CEO羅闐,將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應用於投資策略中,將“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思想與“資本向善”的投資理念完美結合,以下是他的部分觀點。

資本向善中的大公無私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於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資本圈也逐漸擺脫粗放浮躁之風,價值投資更加受到行業認可,資本向善日漸成為業內共識。今年3月底在出席杭州(國際)影響力投資大會時,前招商銀行行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就曾表示,商業向善、資本向善是潮流,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羅闐:將為人民服務思想與資本向善理念結合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僅用了短短四十年的時間,便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社會財富急速增長,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的資本市場出現了罔顧商業規律甚至違背社會道德的很多負面現象,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的錯配和浪費,更有甚者,有些資本行為遊走在違法亂紀的邊緣,助推了很多社會亂象,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造成這些讓人痛心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只知逐利,一味追求快速獲得回報,缺失了一份向善的情懷。”

羅闐認為,資本逐利的天性在早期經濟粗放發展階段固然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促進人類財富增長,但是在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漸趨完善時,如果資本不能更多一些耐心、包容、利他的向善情懷,那麼不僅可能會造成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還有可能造成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的失衡。

這個“利他”的情懷,正是毛澤東思想中“大公無私”的體現。羅闐認為,“大公無私”並不是只有公利沒有私利,而是我們要首先站在利他、公利的角度看待投資方向,有了公利的前提,之後才能夠同時取得私利,才能長期、可持續性的獲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果的共贏。

“其實,資本本質上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其本身並沒有善惡之分,也無法選擇是行善還是造惡。決定資本善惡的,是掌握資本的人。所以資本向善的底層邏輯,是人性向善。”

羅闐認為,如果掌握資本的投資人都能夠堅持善意,比如給予創業者更多的理解和耐心、不為了短期利益而去投資那些高汙染高能耗的項目,那麼無論是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會自下而上地逐漸形成一種健康的投資氛圍,而企業只有長期成長在這樣的投資氛圍下,才有可能打磨出真正兼具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能夠造福社會、有助於創造美好生活的產品和服務。

投資向善中的論持久戰

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

——毛澤東《論持久戰》

博將資本很早佈局硅谷、波士頓和洛杉磯等地,美元基金booming star專門投資於美國高新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Naya Health、Overnest、RobotX等。

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羅闐:將為人民服務思想與資本向善理念結合

“關於投資向善,不同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或許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博將資本的做法,是選擇那些能夠滿足幸福剛需、具有較高行業天花板以及長尾效應,同時在行業裡屬於TOP1和ONLY1的企業進行投資。”

羅闐認為,幸福剛需反映的是企業是否具有社會價值,而行業天花板、長尾效應、TOP1和ONLY1,反映的則是被投企業是否具備經濟價值,能不能盈利賺錢。以此模型,博將資本投資了很多明星作品,天使輪過億的獨角獸達闥科技、首家旅遊雲平臺泰坦雲等。

這恰恰也是毛澤東思想中“論持久戰”思想的精髓:我們並不是不喜歡速戰,而是“沒有一定的條件,速勝只存在於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毛澤東《論持久戰》)” 。投資行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真正具有社會價值的項目,通常賺錢都很慢。

羅闐分析說,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真正的善都是超越時間的,時間是價值投資最好的朋友。事實證明,那些急著賺錢,今天投資明天就想要回報的人,往往都虧得很慘;反而是那些不緊不慢、氣定神閒、善意地給予被投企業最大耐心、顯得有情懷有溫度的投資者,獲得的回報才是最持久的。

商業向善中的實事求是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在一種向善的投資生態中,資本、投資人以及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市場參與者,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影響、彼此賦能的。沒有資本向善構建出的健康市場氛圍,沒有投資向善帶來的更具耐心的發展資金,企業很可能因為資本的急功近利而逐漸陷入困境,最終給投資人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羅闐:將為人民服務思想與資本向善理念結合

羅闐認為,毛澤東思想中的“實事求是”觀,在資本投資中尤顯重要。如果是企業沒有向善的商業價值觀,數據造假,不擇手段,竭澤而漁,那麼資本向善、投資向善也就成了無本之木。

那麼什麼才是商業向善呢?在羅闐看來,就是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能夠真正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或者能為人類生活方式帶來顛覆性的革新。

“比如阿里巴巴,顛覆了傳統商業交易以及人們的購物方式,還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就是一種商業向善。又比如我們投過一個叫法大大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能夠通過減少紙張的運用來保護森林資源,這也是一種商業向善。”

從2018年以來,很多創業者和投資機構都感覺資本寒冬已經降臨,具體表現就是優質項目稀缺,募資又很難。而在羅闐看來,對於那些以“實事求是”為準則,執守資本向善、投資向善、商業向善的投資機構和企業而言,其實是無懼所謂“資本寒冬”的。

“如果你的創業項目確實是具有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又跑得通,估值又合理,那麼在資本寒冬中反而容易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