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再住進8322房

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再住進8322房

酒店工作人員熱情歡迎羅鳳鳴“回家”。 記者喬馳 攝


武漢晚報訊 “援漢期間我在這家酒店生活了57天,今天又回來住,感覺太親切了。”30日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教授、四川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羅鳳鳴回到武漢。這次來漢,他選擇入住的是援漢期間所住的酒店,並且是同一間房。

羅鳳鳴此次來漢是受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邀請,參加學術會議的。“我覺得這次回來有兩層意思:一是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二是與老戰友、老朋友敘敘舊。”

兌現離漢前的承諾

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再住進8322房

酒店店長為羅鳳鳴辦理入住。 記者喬馳 攝


晚上10時40分,在位於江漢區新華路上的漢庭酒店門前,羅鳳鳴剛走進酒店大堂,就受到了酒店工作人員的熱烈歡迎,大家列隊鼓掌,為羅鳳鳴送上鮮花,歡迎援漢英雄“回家”。

酒店店長吳麗君說,疫情防控期間,居住在此的四川醫療隊給工作人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非常有親和力,非常嚴謹,每次從醫院回來都在酒店門外做好消毒,一絲不苟。”

吳麗君告訴記者,得知羅鳳鳴教授要回來住的消息,酒店提前預留好房間,打掃好衛生迎接他。“我們工作人員都非常激動,羅教授曾在離漢前說過,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再住我們酒店,今天他兌現了與我們的承諾。”

“我在武漢留下了‘根’”

辦理好入駐手續,羅鳳鳴上樓、找門、刷卡,動作十分嫻熟自然,“曾經在這裡生活過57天,我對房間的每個角落都熟悉。”放好行李後,羅鳳鳴又站在房門前,請工作人員為他和房間號拍照紀念。

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再住進8322房

羅鳳鳴在曾經生活57天的房間前留影。 記者喬馳 攝  


“我對這家酒店非常有感情。”羅鳳鳴說,援漢期間醫療隊員與酒店工作人員相處得很愉快,“他們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比如保潔李大姐,雖然只有她一人做保潔,但她一直堅持著;還有開大巴車的師傅,從大年初一,一直到送我們走,每天都沒有休息。”

談起那段援漢時光,羅鳳鳴感觸很深:“在武漢有很多讓我感動的人和事,我也在這裡留下了‘根’。”

今年3次來漢,每次都有新感受

算上此次來參加學術會議,今年以來,羅鳳鳴一共來武漢3次。第一次是大年初一率隊支援武漢,3月20日返川;第二次是在5月份,他再次受國家衛健委徵召,回漢參與後續的疫情防控工作,直到6月8號才離開。

“3次來武漢,每一次都有新感受。”羅鳳鳴還記得大年初一那天,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小雨淅淅瀝瀝、天氣寒冷,馬路上空空蕩蕩,“但當我們離漢時,路上的車輛有所增加。”

第二次回漢時,羅鳳鳴看到武漢的街頭已是人來人往,“甚至有的路段還出現堵車的情況”。這一次回來,羅鳳鳴從下飛機的那一刻就感到武漢的活力,“機場的人特別多,並且現在接近凌晨,路上的車輛還是如此多,我覺得所有援漢醫療隊和武漢同仁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記者喬馳 通訊員朱素芳 邱瓊 姚祖東)

【編輯:餘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