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中國人的飲食深受中烹文化的影響,尤其看重吃的感受,強調味道。


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分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致中國人到海外謀生,多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燉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

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與中國人相比,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淺談中國人的膳食特點與健康


西方人的飲食特點比中國人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通過以上的論述,大家應該對中西方飲食文化有一定的瞭解,因此,在面對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飲食文化的時候,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有所取捨,不可一味追求味覺上的享受,從而攝入過多高熱量的食品,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也不可對這些新鮮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飲食的確值得一嘗,絕對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