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清朝於1884年在新疆設省。圖為:1980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的清真寺。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居內陸,海洋氣流被高山所阻。氣溫溫差較大,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歷史最高溫度曾達到49.6℃,有“火洲”之稱,更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講法。圖為:1980年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附近的清真寺。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吐魯番房子前的三個老人和一位婦女及小孩。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吐魯番的蘇公塔,始建於1777年,1778年建成。蘇公塔是清朝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83歲時率子扎薩克公蘇賚滿等人為表達對清王朝的忠誠,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而成的。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蘇公塔塔高37米,基部直徑10米。塔身上小下大,呈圓錐形。塔中心有一立柱,呈螺旋形向上逐漸內收直至塔頂,共有臺階72級。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蘇公塔系磚木結構,塔身留有14個窗口,外部有幾何圖案15種之多,造型別具一格,莊嚴、古樸,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蘇公塔禮拜寺屋頂外景,蘇公塔禮拜寺始建於清中期,因禮拜寺的宣禮塔名為蘇公塔而得名。是吐魯番市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之一。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1980年代,新疆吐魯番街邊的維吾爾族老大爺。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等待長途汽車的乘客,乘客有維族也有漢族。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長途客運站相互交談的維吾爾族同胞。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吐魯番坐在自家門前納涼的維族大爺,扇子和茶缸真是滿滿的回憶,80年代的夏季標配。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吐魯番趕著山羊回家的人們。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吐魯番維吾爾族家中的拖拉機。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在自己家門口玩耍的小朋友和她的媽媽。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三個可愛的小朋友在自家門口玩耍。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一群小朋友,身後是一位漢族婦女抱著嬰兒,維族和漢族相處融洽。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婦女和一位小朋友。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的爺爺、奶奶弄孫為樂。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居民家,大二八車,算是80年代的奢侈品了!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一家在院子中乘涼。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1980年代維族居民家裡的雙卡錄音機、電風扇,爐上的水壺,在今天看來極具年代感。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傳統維族居民家中的庭院。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工人正在製作葡萄乾。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葡萄乾是新疆的特產。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吐魯番的製作中的葡萄乾。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傳統舞蹈。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族傳統表演。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維吾爾族女舞蹈演員。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新疆維族傳統舞蹈。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吐魯番,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搖頭扇

坐下來休息的維族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