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有一座著名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它從1961年開始它負責協調管理美國的載人航天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任務控制總部就是在這裡。從1965年雙子星4號以來所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載人航空任務全部是由這裡指揮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休斯頓航天中心現在主要用來培訓,現在航天發射都在奧蘭多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了。在巨大的展廳,裡面有國際空間站的各種展示,太陽能摺疊面板,國際空間站的內部配置,太空漫步的真實體驗,火星探測的展示,各種太空飛行的詳實資料,照片,的展示。凡是跟太空飛行,太空探索的,這裡都有。還有一塊大的月球石頭,任由參觀者隨便摸。介紹火星的展區還有一小塊火星石頭,也可以隨便觸摸。還有IMAX看 NASA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還有哈勃望遠鏡和火星等多種介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對我來說,最重要,也是我專程為它而去的,就是停放在那裡,由特別改制的波音747飛機馱著的航天飛機—-獨立號。雖然許多年過去了,航天飛機仍然是目前人類征服和探索太空,最先進和最前沿的科技產物,航天飛機在2011年已經停飛了,但它為人類太空探索立下不朽的功勞。但也是人類為它犧牲過最多生命。在這個太空航天器上,共有14名宇航員為此血灑太空。

1986年1月28日,卡納維拉爾角上空萬里無雲。人們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來觀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然而就在發射後的1分多鐘,這個價值 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化為烏有了。在第65秒時航天飛機已然成了一團火球,7位宇航員就此喪生,這是航天飛機挑戰者號第10次航天飛行,失事原因是一個O型封環失效所致。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執行第28次任務,返回地面時失聯,最終解體墜毀,造成7名宇航員遇難。事故原因是航天飛機升空過程中,一塊脫落的隔熱瓦砸中了航天飛機。飛機返回地球時導致機翼融化,最終解體。哥倫比亞號是美國最老的航天飛機,已進行飛行任務二十八次,原預訂美國東岸時間上午九時十六分,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在降落前約十五分鐘與太空總署最後一次通訊後,即失去聯絡。事後分析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是:外掛燃料箱隔熱泡沫脫落,儘管這塊泡沫僅僅0.77千克,還是在哥倫比亞左翼防熱瓦上砸了個小洞,哥倫比亞號帶著這個洞在太空飛行了16天后,在降落時與大氣層摩擦的巨大熱量透過這個洞進入機體,引起爆炸。哥倫比亞號是承載科研項目最多的航天飛機,其中還包括中國學生設計的一個項目:蠶在太空中如何吐絲結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約翰遜太空中心

人們在探索和征服太空中付出太高的代價了!我仔細參觀了航天飛機的貨艙,休息艙和駕駛艙,揣摩和體會這些勇敢的宇航員是如何和在太空工作和遨遊的。我輕輕撫摸著航天飛機上面的防熱瓦,就是由於這防熱瓦被砸出的一個小洞,就造成了七位宇航員血灑太空,真是喟然長嘆!每當凝望太空時,我們都會深深地懷念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