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隨著華為被谷歌技術封鎖,我們可以看到壟斷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回頭看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的過去,看看不是有操作系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1、Symbian系統(塞班)

是諾基亞時代的最重要的操作系統,屬於半智能,對後面的觸摸屏等技術基本沒有支持,2012年2月,塞班系統的全球市場佔有量僅為3%。2012年5月27日,諾基亞徹底放棄開發塞班系統。塞班的結束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

Symbian是一個實時性、多任務的純32位操作系統,具有功耗低、內存佔用少等特點,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使用,可以支持GPRS、藍牙、SyncML、NFC以及3G技術,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標準化的開放式平臺,任何人都可以為支持Symbian的設備開發軟件。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2. Windows Mobile

諾基亞時代可以和Symbian抗衡的系統,Windows Mobile基於winCE開發,用於手機系統, E搭載的手機價格相對諾基亞的高端機,所以普及程度也有限。

看上去他像是一個小的windows系統。該操作系統的設計初衷是儘量接近於桌面版本的Windows,微軟按照電腦操作系統的模式來設計WM,以便能使得WM與電腦操作系統一模一樣。2010年10月,微軟宣佈終止對WM的所有技術支持。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3.megoo

諾基亞為了抗衡安卓所推出,最後發現根本無力迴天,一個回合敗下陣來。

sailfish os,旗魚系統是一家名為Jolla公司全新的基於MeeGo的操作系統。並且該系統可以運行大部分安卓的應用程序。這是諾基亞解散megoo後,團隊人員重新集結開發的系統,有點精神。

我想華為的新系統更像旗魚吧。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4.Tizen

Tizen是三星用來給自己設置的planB,Tizen系統是英特爾MeeGo系統與三星LiMo系統的混合體,Tizen是基於Linux的開源軟件平臺,可運行在智能手機、平板、上網本、車載信息系統和智能電視上,這個系統有多家廠商支持,據說還活著。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5. Windows Phone

又要回到諾基亞身上,諾基亞為了和安卓戰鬥(很奇怪,當時的諾基亞始終沒有選安卓,可能像三星一樣不相信美國公司),誕生於 2010 年,推出之時被寄予厚望,當時的版本為 7.0,也被稱為 Windows Phone 7。可是後續 Windows Phone 8 上的程序,無法在 Windows Phone 7.X 上運行,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坑,微軟在鮑爾默時代的技術下滑是肉眼可見的。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但wp的UI設計的超前性無疑給他很重的打擊,粉絲高呼萬歲,路人完全漠視。雖然這種風格已經應用在很多多媒體視訊技術上面和互聯網電視上面,但是對於當時的手機完全是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的。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軟件生態環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6. BlackBerry 7

黑莓手機的自救系統,黑莓打著最安全手機的稱號,也無法挽救自己持續下滑的銷量

2010 年,黑莓推出了 BlackBerry 10,這個專門為觸屏操作開發的操作系統,基於 QNX 內核,它擁有更快的運行速度和更強的多任務處理能力,並且能夠兼容 Android 應用。

溫故知新,除了ios和安卓,盤點一下曾經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

隨著 BlackBerry 10 逐漸衰老落後於時代,黑莓也不得不抱住 Android 的大腿。

7.webos

Palm webOS是基於Linux內核的一款手機操作系統,今天,我們在 iOS 和 Android 系統中看到的那種卡片式多任務形態,是由 webOS 率先提出的,及滑動的操作方式。於2009 Palm被HP收購,。2011年8月19日凌晨,惠普宣佈正式放棄webOS手機的運營。

8. Ubuntu(魅族)

2014年ubuntu和魅族合作推出搭載移動版本ubuntu的mx3,其操作邏輯為點按和滑動,使用上不符合國人操作習慣,ubuntu只在魅族上發佈,用戶量非常少,和wp一樣沒有應用開發商願意去開發這個系統的應用.

比如像budu,或者firefox os就不介紹了,過去的十幾年間,手機智能操作系統之戰,已經塵埃落定,成果也落在安卓和蘋果兩家,系統很難嗎?已經羅列了這麼多系統,可是全部在市場競爭中失敗,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設計,生態,方案等,期待華為新系統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更能吸取近十年手機智能操作系統的發展成功,更能貼合新時代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