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的獨家記憶

畢業之後,甚是懷念那些在學校的日子,學習,上自習,社團活動,分了手的校園愛情等等。曾經的歲月有太多的故事,感謝當年的自己沒有讓時光荒廢,腦海中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記憶。偶爾翻翻當年寫過的日誌,不知不覺杯中的酒又多了幾分味道。

上學時的獨家記憶

辯論結識的伯樂們


很多故事,說給有緣人聽

感謝老師和師弟師妹們,讓我念唸叨叨,語重心長講了一晚上,大學社團生涯從此畫上句號,謝謝!

(一)緣起

【路一鳴老師“冰桶挑戰”辯論培訓】

活動背景:隨著華語辯論圈的發展,辯論這種集思辨、傳播於一體的活動受到越來越多高校大學生的青睞。在此大背景下,為學習辯論知識,提升我校、乃至山東高校的辯論實力,借“辯壇冰桶挑戰”的契機,山師長清校隊隊長有幸代表山東師範大學校辯論隊邀請到【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路一鳴老師】來我校做辯論培訓講座。

【“冰桶挑戰”】簡介:由辯壇有“寶島辯魂”之稱的黃執中發起,收到挑戰的知名辯手需自費組織辯論公益講座,擇一辯論資源匱乏地區的高校合作完成。(詳情見黃執中與路一鳴在新浪微博中的活動佈告)

【路一鳴老師】簡介:路一鳴,1974年3月16日出生於遼寧瀋陽,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2002年起,擔任央視首席財經談話節目《對話》主持人。2004年,策劃並主持央視實驗性談話節目《交叉火力》。2004年底,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擔任重點欄目《道德觀察》主持人。2006年起兼顧負責《一鳴論道》的製作和播出。2009年起開始主持中央一套法制欄目《今日說法》。2010年,擔任國際大學群英辯論賽國內選拔賽評委。2011年,當選國際大學群英辯論賽顧問。

上學時的獨家記憶

路一鳴老師

請各位注意:本次活動參與人員的【交通、食宿費用自理】且【人身安全責任自負】。另外,由於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外出參與活動及上鏡的審批程序極為嚴格,應路一鳴老師要求,本次培訓講座【全程禁止錄像或錄音】,請各位理解並嚴格遵守活動紀律,違反紀律者一經發現請【立即離場並刪除相關錄像或錄音記錄】。

以辯會友,以論明智,我們在山師,邀您一道參與一場辯論盛宴。

上學時的獨家記憶

偶像路老師的簽名

(二)辯論培訓回顧

情景引入

活動一 大家相互熟悉一下

活動二 請大家放下手機,靜音,不錄音,不錄像

1、很好地把握住有限的培訓時間

2、全程互動,大家積極配合(注意慢慢調動全場的積極性)

核心關鍵詞:基礎(基本功)

《天龍八部》中喬峰聚賢莊一戰成名,用的什麼武功?用的不是降龍十八掌,也不是打狗棒法,用的是三十六式太祖長拳—中原武林習武之人最基礎的武功。同樣,辯論最需要的不是各種各樣的武功路數,而是最基礎的東西。

【基礎環節】

一、一百秒自問自答

訓練方式:要求辯手一百秒內不停地問自己問題,自己回答,限制計時一分鐘,記錄回答問題數。

現場操作:2男2女試驗,上講臺,脫外套,主講人展開分析,點評。

小結:

1、針對自由辯,訓練自己的語言節奏,和對於時間的敏感性。

2、隨時調動自己說話的狀態

3、場上帶節奏,越來越快,先快起來,再慢下來。

二、即興演講(3 min)

訓練方式:3分鐘準備一個題目,計時,準備3分鐘,演講3分鐘。

舉例“我讚美當眾出醜的人”

現場操作:儘可能多讓人上講臺,主講人對應演講人展開分析,點評。

當眾出醜---“醜”對應“美”,賦予“當眾出醜”中和生活中理解不相同時(違反道德評價和價值取向時),給出全新的解釋。

小結:

1、針對質詢和陳詞環節,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一篇演講稿,有條理地說明一個問題。

2、訓練中養成破題能力,在陳詞中有內容、邏輯、推進,並要感知什麼時候快到三分鐘了。

3、對某一概念的精準把握,拆解辯題。

三、發散思維訓練

訓練方式:2分鐘準備一個題目,對一個概念和一句話,給出儘可能多的解釋

舉例“萬里無雲”、“胡說八道”、“教學相長”

現場操作:儘可能多列舉,主講人對應給出的解釋進行評判。

小結:

1、針對質詢環節,勇敢地接對方的問題。

2、培養從不同角度解釋同一問題的習慣,針對對方解釋給出全新概念。

四、歸納總結

訓練方式:隨便找一段話或一小篇文章,進行“一句話歸納”。

現場操作:舉例—“順境還是逆境有利於成長”

反方四辯已經總結陳詞結束,這時候正方四辯起來發言,第一句說的是“對方今天四位辯友全部的發言,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XXX”,對方全部傻眼了。

小結:

1、總結陳詞的反擊,“一句話”,迅速抓住對方論點的核心。

2、昇華準確,節約時間,打擊對方信心。

五、抓漏和歸謬

訓練方式:

1、名人名言,錯在哪兒?訓練五六個

2、一對一展開自由辯對攻

現場操作: 舉例

“開卷有益”、“勞動光榮”

準備五分鐘,一正一反,1分鐘陳詞,2分鐘自由辯,2分鐘總結。

小結:無論哪一環節,對方道理撲面而來,正面回擊不閃躲,總能找到漏洞。

提升環節】

六、短兵對抗訓練

訓練方式:2vs2或者2vs3,進行激烈短對抗

現場操作:雙方各1分鐘陳詞,2分鐘自由辯

舉例:春天更美、冬天更美

辯論賽有意義、辯論賽沒意義

小結:

1、隊友之間默契配合,呼應,相互保護。

2、陳詞訓練框架結構,有第一,第二,第三,遞進,層次感和價值昇華

七、打斷

針對短兵對抗訓練科目,教練員隨時打斷,警醒

舉例:人類需要謊言、人類不需要謊言

八、框架、底線(邏輯底線)

支援論點,推理簡短,語言簡潔,形成打不破的戰場

九、分工

“一句話”誰負責,場上邏輯最清晰,概括能力最強,最冷靜的辯手。

他需要自由辯提第一個問題,其他人注意問題的方向性。

注:分戰場信號,1、2、3、

指揮員判斷,開賽之前準備好,必須長期磨合,不露痕跡。

(三)後記

現在是信息共享的時代,早已沒有什麼秘籍可言,無論何種理由不和大家分享,都透著一種小家子氣。獨享之人,沒有山師的氣節,卻擁有山師的眼光。即不懂得靜下心來,又不懂得整理反思。殊不知當下最為可貴的是整理發掘的潛心與不竭的執行動力。我認為我有義務和責任和大家分享,不僅是為了我曾經的社團,還有更多渴望能將辯論作為一技之長的師弟師妹。我們要迎接來自全國高校的競爭,與他們相比,我們已經矮了一頭,何必有所保留?“傳內不傳外”讓中國古代科技陷入重複發現,頻繁失傳的泥潭。我吃過的虧,不能讓後人再次上當。--文段源於王浩然師哥《保研手冊》,稍作修改。

95後立青

2016年12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