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朱軒

從“華商很難”到“多國渴望迴歸中國”,微信公號涉虛假、誇大的系列文章近期頻頻引發人們關注。(☞ 此前報道

下一個刷屏的網絡謠言、克隆假文是什麼?

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

澎湃新聞率先曝光福建福清多家公司控制的大量微信公號發佈系列“華商很難”虛假文章。澎湃新聞美數課 陳良賢 製圖

對此,4月17日,微信方面再次回應澎湃新聞稱,微信一直在主動清理類似的、借疫情營銷、編造整合虛假信息、煽動公眾情緒的文章。1月1日至4月16日,微信平臺刪除涉嫌誇大誤導文章約9000篇,限制能力或封禁公眾號2500個;刪除謠言類文章6915篇,限制能力或封號20000個。

據此計算,過去三個多月裡,微信方面刪除公眾號違規文章約15915篇,限制能力或封禁公眾號22500個。

除了《“疫情下的XX國,店鋪關門歇業,華人有家難回,XX國華商太難了!!》和《XX為何渴望迴歸中國》,微信方面稱,還處理了《首個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是……》等系列謠言文章及涉事微信公號的賬號。

微信方面稱,近期疫情防控期間,微信方面發起的專項處置行動已合計封號1.1萬個。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都柏林、印度、巴黎、緬甸、埃及、巴西、老撾、里斯本、曼谷等地的“華商很難”系列微信公號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並飽受質疑。

以“掌上都柏林”微信公號為例,涉事文章寫道:“在都柏林,我也‘躺槍’被隔離了。2月26日,在都柏林做食品生意的中國商人王明告訴我們......”

其他公眾號如“掌上印度”發佈同標題文章,內文也雷同,僅將“都柏林”換成了“印度”;“王明”換成了“王東”;“食品生意”換成了“超市生意”。

被曝光後,涉事微信公號負責人薛某被當地警方刑拘。

澎湃新聞發現,多篇“XX國渴望迴歸中國”文章內容如出一轍。此類文章一般先描述其他國家與中國的歷史淵源,再找出兩地居民的一些共同點,稱“某某國自稱中國人也是有道理的”,最後點出中國現在發展迅速,然後拋出“越來越多某某國人希望迴歸中國”的結論。

以涉事微信公號發佈的《印度“曼尼普爾”為何渴望迴歸中國》為例,文章以描述中國與印度的歷史淵源為主,稱“在唐代,許多痕跡表明了中印文明曾相互影響,比如唐玄奘到天竺取經,唐代的天竺樂等等......”之後,文章便稱,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人“自稱為漢唐後裔......雖然他們身在‘曹營’,但一直渴望迴歸祖國。”

涉事微信公號發佈的類似文章還涉及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國家或地區。

4月15日晚,微信方面獨家回應澎湃新聞稱,此類文章涉及誇大和誤導,目前,微信方面已刪除“XX國(或地區)渴望迴歸中國”類的違規文章227篇,對153個公眾帳號進行封號處理。

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名為”最新汽車的資訊”的微信公號發佈多篇“某國渴望迴歸中國”的網絡文章。

澎湃新聞發現,其中一個涉事微信公號名為“最新汽車的資訊”,發佈近30篇“某某國為何渴望迴歸中國”“某國為何從中國獨立出去”為題的文章。該公眾號註冊公司為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蠟筆網絡工作室。

4月15日,西安市曲江新區網信辦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該公司已於2019年7月29日註銷。

但涉事人員是否會被追責,目前尚不得而知。

本期編輯 邢潭

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
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已刪1.59萬篇!微信再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