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為何有不同的擇校觀

歐美為何有不同的擇校觀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在著名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堪稱魔法世界裡的“頂級名校”——為圓名校夢,眾多少男少女匯聚倫敦市中心的國王十字車站, 當他們手推行李車撞進“九又四分之三月臺”,幸運者就能搭乘上那列駛往夢想彼岸的特快列車。

這一場景當然很魔幻,但魔幻亦是現實的映照。在英國,以伊頓公學為代表的私立貴族學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中世紀以來,英國教育形成雙軌制,貴族和平民沿著兩條不同路徑接受教育。在現代英國,中等教育階段依然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讀高質量的私校,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多進入實力較弱的公立學校。英國官方數據顯示,英國私立中學畢業生進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人數比公立學校高5倍。正因為如此,有錢有背景的家長盡力把孩子送往名牌私校。近年來,這些私校更是向海外拓展,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青少年加入。

文化上英美都屬於盎格魯·撒克遜,擇校方面英美天然地屬於同一流派。美國沒有一刀切的“雙軌制”,但金錢決定著事實上的擇校。美國教育按學區劃分,學區的收入和支出最大來源是房地產稅,學區好,房價水漲船高,稅收隨之增加,教育經費也更充足;反之,經濟狀況差的地區或街區由於稅收少、教育投入低,形成惡性循環。從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伕人的自傳可以看出,從她青少年時代起,不少富人開始搬離芝加哥她家所在社區,導致該社區財政收入下降,社區裡的學校質量也每況愈下,導致事實上的社會分層。

與英國一水相隔的歐洲大陸,人們對擇校相對“佛系”些。據筆者所知,法國、德國、比利時等西歐國家,大多數家庭都是就近上公立學校,拼上名校的氣氛遠沒有英美那麼濃厚。

在筆者生活了近四年的比利時,絕大多數家庭孩子選擇上公立學校,由區政府按照學區分片根據就近入學的原則指定學校。記得家附近有三所幼兒園和三四所小學。當時,聽一位警官的推薦,進入一所看起來硬件更好的幼兒園。後來我們聽說隔壁的另一所幼兒園更好一些,便專門前往登記轉學,該幼兒園沒說什麼就接收了。幼兒園大班最後一個學期,幼兒園就給家長髮了一張表格,將家庭有關信息填寫好上交,幼兒園會交給對口的旁邊一所小學,9月份順理成章就上學了。

比利時的富人與窮人居住區大致有分野。不同街區的房價或房租有明顯差別,經濟因素決定了不同階層的人們居住在不同的街區。若在富人區,儘管學校的硬件並不比貧民區好多少,但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可能更好一些。這也算是變相地擇校吧。

比利時有少量歷史悠久的教會學校,但許多人對教會學校的諸多管束不感冒,所以並不趨之若鶩。另一個特殊情況是,比利時有法語和荷蘭語兩大官方語言,布魯塞爾又處在兩大語言區交匯處,有一些家長會有意把孩子送往另一個語言區學校學習,讓孩子從小就會兩種語言。

後來筆者來到德國,發現人們的擇校觀念更加淡薄。德國的小學沒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一般是就近入學。德國教育體制最大的不同是小學畢業就開始分科。小學畢業後,學生根據自己在小學階段的表現,選擇進入不同類型的中學。德國中學主要分完全中學、文理中學和實科中學3類。多數成績普通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學制5年的完全中學,畢業後接受職業教育,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技師;小學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進入實科中學,6年畢業後就讀專科學校。他們畢業後主要當護士、試驗員或銀行職員等;只有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才能進入學制9年的文理中學,這類學生只佔30%左右,他們通過中學畢業會考,獲取直接進入大學的資格。

是不是家長們都蜂擁上文理中學呢?非也。70%對30%,這充分說明德國人極其重視實用技術強的職業教育。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學生學徒期結束後,行業資格考試合格可以獲得各州均承認的從業證書,不愁工作。德國是製造大國,許多技術藍領的工資和大學教授差不多,社會上並沒有瞧不起藍領的風氣。這就決定著,人們對上不了大學並不耿耿於懷。一句話,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社會地位上,德國沒有擇校熱的土壤。

一直以來,擇校與教育公平這對矛盾,困擾著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善良的人們總是嚮往教育公平,但由於種種原因,公共教育資源很難實現完全平等,擴大兒童平等教育權是一個亟待推進的世界性課題。

對比英美與西歐不難發現,西歐少有人擇校,或許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態有關。由於價值觀相對多元化,與在各種競爭中取勝相比,人們更趨於追求生活的幸福感。

從經濟上來說,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讓西歐人衣食無憂,“佛系”擇校也就順理成章了。

漫畫/陳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