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鉤西樑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西遊記》中,在唐僧師徒求取真經的路上,曾經路過一個美麗的國度,那裡處處花紅柳綠,燕語鶯聲,在那裡生活的國民全部都是女性,這個國家就是西梁女國。

那麼,在我們五千年漫長的歷史上,真的存在這樣的女兒國嗎?

今天就讓我們翻開書頁,尋索那曾經穿行過漫漫歲的綠野芳蹤。可以發現,女兒國確實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曾經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

說是女兒國在巫咸國的北面。巫咸國,在長江上游,這個國家是由一群巫師統治著。他們手持赤蛇,能夠與天神溝通。

而在下面,有郭璞註解:

“有黃池,婦人入浴出,即懷妊矣。若生男子,三歲輒死”

說是女兒國有個湖泊,叫做黃池,婦女們進入池中沐浴,就會懷孕生子。生下女孩就能長大成人,如果是男孩,三歲就早夭了。

這個“黃池”非常像《西遊記》中的子母河,不同的是懷孕的方式。黃池是沐浴生子,而子母河水是飲而妊娠。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咱們很多朋友喜歡看三國,其實在《三國志》中也有關於女兒國的記載,是這樣說的:

“耆老言,有一國亦在海中,純女無男”

耆老是“沃沮國”的人民,沃沮國的位置大約位於現在的朝鮮半島,因此,耆老說女兒國在海中,應該是個島國,很可能就在日本。

與《山海經》不同的是,《三國志》中的這個女兒國不在咱們中國的疆域範圍內,也就是說,國外也有女兒國。

不僅是《三國志》,在《後漢書·東夷傳·東沃沮》中也清楚地記載過耆老的話:

“耆老言:海中有女國,無男人。或傳其國有神井,窺之,輒生子云”

耆老說,這個女兒國沒有男性,國中有一口神井,女性飲用了就會懷孕生子。這與《西遊記》子母河水的描寫是一致,飲而生子。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二十四史之一的《梁書》中也有關於女兒國的記載,是這樣說的:

“扶桑東千餘里有女國,容貌端正,色甚潔白,身體有毛,髮長委地。至二三月,竟入水則妊娠,六七月產子”

說是扶桑國東面千里之處有個女兒國,這裡的女性相貌美麗端莊,皮膚白晰,身上長著毛,長長的頭髮能垂到地上。到了二三月,她們下水沐浴,就懷孕了,到六七月份生下孩子。

這確實比較古怪,孕期五個月就集體早產,相信婦產科醫院也真是忙得夠嗆。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到了唐朝時候,女兒國不但在史書上確定存在,還與唐朝政府確立了外交關係,還向唐朝遣使進貢。

在《舊唐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東女國,西羌之別種,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

說不但有“東女國”,還有個“西女國”,按照他們的風俗,是以女性為王,統治人民。國家還不小,“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大小八十餘城,也算得上是個中等規模的國家。

“武德中,女王湯滂氏始遣使貢方物,高祖厚資而遣之”

唐高祖武德年間,西女國的國王湯滂氏還遣使來到中原,向大唐帝國進貢了土特產,唐高祖李淵還給予了豐厚的回饋。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在《新唐書》中則對女兒國進行非常詳細的記錄:

“東女,亦曰蘇伐剌挐瞿咀羅,羌別種也,西海亦有女自王,故稱“東”別之。 東與吐蕃、党項、茂州接,西屬三波訶,北距于闐,東南屬雅州羅女蠻、白狼夷。 東西行盡九日,南北行盡二十日。有八十城。以女為君,居康延川,巖險四繚,有弱水南流,縫革為船。戶四萬,勝兵萬人。王號賓就,官曰高霸黎,猶言宰相也……”

說東女國的國民是屬於羌族的別支。西女國的國境範圍東西有九日的行程,南北二十餘日行程,國土面積不小,還擁有八十餘座城池。

文中提到了西女國的國境內有一條河流,名叫“弱水”,這就是《西遊記》中沙僧所佔據的地方。看來,沙僧當年也屬於女兒國的居民,他應該對女兒國的情況很瞭解。怪不得他自己沒有飲用子母河的水,而是看著師傅和八戒去喝,真沒想到,沙僧居然是這麼一個蔫壞的傢伙。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經,將他所經歷過的所見所聞寫成一部《大唐西域記》,其中也對女兒國的情況有所記載:

“拂驚國西南海島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略無男子,多諸珍寶貨,附拂逢國,故拂凜王歲遣丈夫配焉,其俗產男皆不舉也”

說是有個西女國,國中民眾全部都是女性,沒有男人。西女國附屬於拂驚國,拂驚國王每年派遣男子到西女國去播撒種籽,幫助西女國的民眾懷孕生子。

這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有效信息,將來科技發達了,你若穿越到了唐朝,可以選擇做拂驚國的國民,為國捐軀。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同時唐玄奘還對東女國也加以了詳盡的描述:

“此國境北大雪山中,有蘇伐剌拿瞿呾羅國。出上黃金,故以名焉。東西長,南北狹,即東女國也。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夫亦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種而已。土宜宿麥,多蓄羊馬。氣候寒烈,人性躁暴”

東女國與西女國不同,東女國在大雪山中,國家富有,出產黃金。女性掌握著國家大權,男人負責勞動和保衛國家。這個地方氣候寒冷,國民性情暴躁。

必須要區分清楚,東女國的男性地位很低,還要承擔繁重的工作和操持家務,老婆的脾氣又很壞,男性很可能要遭到家暴。安全起見,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去的為好。

一鉤西梁月,何處覓芳蹤――歷史上的那些女兒國

除了唐僧以外,當時還有個遊方僧人名叫慧超,他也去過那裡,還寫了個《往五天竺國傳》,其中也有關於女兒國的記載:

“屬吐蕃國所管,衣著與北天相似,言音即別,土地極寒也”

慧超和尚說,女兒國是歸屬於吐蕃的管轄之下,國民的穿著打扮接近於北印度的民眾,而語言和文字則不相同。

通過以上歷史資料的記述,我們可以確認,在歷史上,女兒國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止有一處。《西遊記》中關於西梁女國和子母河的描寫,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歷史依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