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孫中山提出三個預言,如今已實現了兩個,最後一個即將實現

百年前孫中山提出三個預言,如今已實現了兩個,最後一個即將實現

眾所周知,國父孫中山為了推翻腐朽的清朝建立新的國家奮鬥一生。儘管袁世凱最終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可孫中山矢志不渝,臨終前還在號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1912年2月23日,根據南北議和雙方達成的協議,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

隨著袁世凱稱帝陰謀越發明顯,此後孫中山在與袁世凱的多次爭鬥中,萌生了怎麼才能建設一個強大國家的想法,並開始撰寫了重要著作,《建國方略》。這部書是孫中山寫於1917年到1919年,他從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三個方面,對中國未來發展做出規劃,具有很強的先見之明。

百年前孫中山提出三個預言,如今已實現了兩個,最後一個即將實現

如果大家讀過《建國方略》,一定會被孫中山的遠見卓識所震撼。某種程度來說,《建國方略》就是一本建國計劃書,裡面有孫中山對發展中國的謀劃預言。在孫中山提出的眾多預言中,有三個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其中兩個已經實現,第三個在不遠的將來也即將實現。

孫中山的第一個預言,希望將來中國有發達的鐵路交通網。孫中山認為晚清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而交通的根本又在鐵路,“國家之貧富,可以鐵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樂,可以鐵道之遠近計之。”如果我國的鐵路網早已是世界一流水平,其中高鐵、動車更是全球執牛耳。

孫中山的第二個預言,在北方、東方和南方修建三個世界級大港口,並以三個港口為中心劃分三個經濟發達地區。如果大家稍微瞭解下,就會發現孫中山的這個預言也已經實現。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而這三個地區都有超級港口的存在。

以“南方大港”廣州港為例,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如今的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港口,是擁有集裝箱、油品、糧食、煤炭、化肥、客運等各類專業性碼頭和眾多綜合性碼頭。

孫中山的第三個預言,希望未來中國人都能這樣的一種價值觀,“吾儕生中國,實為幸福,有聰明能力的人應該要替眾人來服務,以服務為目的,不以奪取為目的。”孫中山希望將來的中國人來的整體素質能達到很高水平,這樣老百姓就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無私無畏的精神。

顯然,我們距離孫中山的第三個預言還是一段距離。如果以當時中國的國情來看,孫中山提出的這三個預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確實有很多不可理解之處。可偉人畢竟有過人之處。

站在如今中國發展水平上,結合孫中山當年在《建國方略》的設想,國父孫中山確實有著過人之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全面、系統、準確的經濟發展現代化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