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之方法

《深度工作》之方法


《深度工作》之方法


《深度工作》之方法

教會你如何利用這個機會,訓練你的大腦,轉變的你工作習慣,使其成為你職業生活的核心

一、工作要深入

1.禁慾主義哲學:

通過摒棄或最小化(很小)浮淺職責,從而實現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禁慾主義哲學的實踐者往往有明確且價值極高的職業目標追求,而且他們在職業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於工作表現特別突出。

2.雙峰哲學:

這種哲學要求你將個人時間分成兩塊,將某一段明確的時間用於深度追求,餘下的時間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時間裡,雙峰工作者會像禁慾主義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強度、無干擾的專注。

3.節奏哲學:

這種哲學認為輕鬆啟動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轉化成一種簡單的常規習慣。換言之,其目標是創造一種工作節奏,讓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決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時需要進入深度狀態。

4.新聞記者哲學:

作者將在日程安排中隨時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稱作記者哲學。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深度工作的新手。

5.習慣化

1)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要像卡羅、達爾文等重要思想家一樣嚴格內化的習慣。

卡羅和達爾文這類偉大的思想家養成習慣並非為了特立獨行,而是因為他們工作的成功依賴於不斷進入深度工作的能力——如果不講將大腦開發到極限就不可能獲得普利策獎或是孕育出宏大的理論。

2)將深度工作內化成一種習慣。因為習慣化可以反覆利用同一大腦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細胞在這個迴路的神經元周圍包裹磷脂,從而有效地固化這種技能。比如:達爾文在起草《物種起源》的時候,每天早上7點準時起床,然後出去散步一會,緊接著他會獨自享用早餐,從8點到9點半在書房工作。之後的一小時用於拆閱前一天的信件,然後從10點半到中午又會回到書房工作。經過這樣一段工作之後,他會沿著固定的路線從花房開始,沿著房間周圍的路走圈,深入思考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想法,直到想出滿意的答案他才會停下來,宣告一天工作的結束。而且每天如此。

3)如何將深度工作習慣化?

a.確定執行深度工作的地點和時長。

b.給自己的深度工作設置規則,比如規定3小時內不能使用網絡。

c.要確保大腦能夠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腦在高深度水平下運轉。比如,一杯上好的咖啡、保持能量的食物。

6.要有大手筆

通過對周圍慣常環境做出巨大的改變,輔以投入可觀的精力或金錢,由此提升任務的外現要性。

這種重要性的提升,將降低大腦繼續拖延的本能,讓人更有激情和能量投入深度工作。

7.不要獨自工作

將獨立和交流協調起來,在恰當時機採用協作方式,可以推動深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但不能過分追求交流,以免破壞專注的狀態。

8.像經商一樣執行

原則1:關注點放到極端重要的事情上

原則2:抓住引領性指標

“引領性指標”是與“滯後性指標”相對應的,滯後性指標是指的要改善的方面,而引領性指標是引導滯後性指標的行為。引領性指標可以讓你將注意力轉移到短期內可以直接控制的行為上,並會對長期目標帶來積極的影響。

原則3:準備一個醒目的計分板

原則4:定期問責

在團體中,定期問責是最有效的保證項目向前繼續推進的方法。對於深度工作的個體來說,定期問責就是養成每週對深度工作進行回顧的習慣,在每週回顧的過程中可以指定下一週的計劃。

9.圖安逸

1)深度工作時間只有4個小時,所以要定期放鬆大腦,

通過休息恢復能量,有助於深度工作。

2)安逸時光有助於提升洞察力

3)安逸時光有利於補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4) 晚間安逸時光裡放下的工作往往沒有那麼重要

二、擁抱無聊

1.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專注

2.像羅斯福一樣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像羅斯福一樣每天深度工作6小時。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估算出通常完成此類型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設定一個硬性截止期限,實現專注力的高度集中。

3.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是為了在身體勞作而心智空閒的狀態下(比如走路、

慢跑、淋浴),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確的專業難題上。

1) 如何達成有成果的冥想建議:

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轉

2.組織深度思考的過程

a.首先仔細考察解決這個問題的相關變量

b.確定你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c.解決問題後,通過考察所得的答案來鞏固收穫。

3.記住一副牌

人的大腦不適合記憶抽象信息,而擅長記住場景。美國記憶力冠軍羅恩·懷特的記牌竅門,就是基於記住場景而獲得。通過記住一副牌的訓練,你將知道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專注的能力。

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性訓練:

1:穿行家裡的5個房間,記住每個房間看到的10件物品,再加上院子裡的2件,湊齊52個。

2:將52張牌中的每一張與一個難忘的人或東西相對應。給每一張牌安排一個有邏輯聯想的

形象。

3:在腦海中穿行每個房間,把遇到的每一件物品與難忘的人或東西,以及某張牌對應起來。

連續多走幾次,以便銘記腦中。

作者強調這一策略的關鍵是: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專注力。

三、遠離社交媒體

1.任何益處

選擇網絡工具的“任何益處”:一旦發現使用一款網絡工具具有任何益處,或者是不使用就可錯過某些事,你就覺得有足夠理由使用這款網絡工具。

2.在你的網絡習慣中採用關鍵少數法則

只有你認為一種工具會帶來積極影響,並且這些積極影響大於消積影響時,才繼續使用這種工具,刪除其他的應用工具。

3.戒掉社交媒體

如何看待生命中的16小時。我們只認為工作8小時是一天,我們應該把16小時當一天。

4.不要用網絡來消遣

四、摒棄膚淺

1.因為深度工作只有4小時,所以適當減少工作時間。

2.一天每一分鐘都要做好規劃

3.定量分析每一項活動的深度

4.向老闆申請膚淺工作預算,浮淺工作預算通常在工作時間的30%~50%之間。

5.5點半之前結束工作

6.變得不容易聯繫到

1)讓發電子郵件給你的人做更多的工作(在發送的電子郵件上多一些提問和規劃)

2)收發電子郵件的時候做更多的工作

3)不要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