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導語:

一聲槍響,一個年輕的印軍士兵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然而這減員,卻不是來自敵對方的襲擊,他是自殺的。

軍人應該是一個充滿凝聚力,精神意志都非常堅韌的職業,按理說不應該選擇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印度軍隊中,自殺現象卻層出不窮,根據他們自己統計,十年之間,有超過900名印度軍人自殺。

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印度軍隊

那麼印度軍隊中,為何有這麼高的自殺率呢?這種現象是隻在軍隊中存在的特殊現象,還是社會普遍現象?

一、在印度,自殺率高的,不僅是軍隊士兵,還包括農民,婦女等一切在種姓制度下受到壓迫與歧視的低種姓人口

實際上,自殺率高不僅僅是印度軍隊的問題,只是因為在目前這個邊境局勢緊張的檔口,軍隊 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們注意,所以才被爆發了出來。

根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中心(NCRC)的數據,單單是2014年一年,印度就有12400農民自殺案例,這還只是留下記錄的。

而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大學2016年的一份研究來看,印度每十萬農民之中的自殺案例,近幾十年來一直呈現上升的狀態。

除了農民之外,印度自殺率高的群體,還有婦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統計,印度女性是全球女性之中自殺率最高的,每10萬印度女性之中,就有14.5人選擇自殺。

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印度女性為了對抗層出不窮的騷擾,組建的“紅衣旅”

凡此種種,軍隊、農民、女性,稍作分析就會發現,印度自殺率最高的群體,大多數都是低種姓人口或者受到歧視的對象。

農民不用說了,大多數都是低種姓出身的。而印度女性在社會上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

如果這個兩個群體還不夠鮮明的話,那麼印度軍隊之中底層士兵喜歡自殺的現象,就突出的體現著種姓制度下,低種姓出身的人更具有自殺傾向的特點。

從歷史上來看,世界各國軍隊之中,經常出現自殺的,除了印度之外,還有二戰時期的日本。那時候的日本受到軍國主義和武士思想的影響,一旦戰事不利或者失敗,軍官都喜歡以剖腹的形式謝罪。

剖腹當然是自殺,但是當時日本軍隊中出現的這種自殺傾向,大都是集中於軍官階層的,底層士兵要麼就在戰場上被打死,沒有打死的反而不像軍官那樣極端,可以投降活命。

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印度軍官大都膘肥體壯,士兵則黑瘦

而印度軍隊則不同,自殺的大多數都是底層的士兵,他們出身低種姓階層,當兵本就是為了吃糧,性質其實有點像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募兵。在上層的高種姓統治者眼中,大都只是一個個數字,待遇當然不會很好,軍人的榮譽感更是稀缺。說他們是軍人,不如說是武裝起來的農奴。

不管是印度女性,還是農民,還是低種姓出身的士兵,很顯然生活艱難,生存環境惡劣,才是他們經常選擇自殺的原因,儘管印度政府試圖將之歸結於更個人的原因,但一個人這樣選擇,可能是個人的原因,這麼多人都這樣選擇,還能說是個人的原因嗎?

只不過是高種姓的統治者們甩鍋的藉口而已。

二、濃厚的宗教思想影響,讓印度人骨子裡的奴性思想很重,遇到不公的時候往往不會反抗,而是希求以死亡來獲得來世的解脫

中國古人說:“死生亦大矣”。生死之事,原本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大多數情況下,出於人類求生的本能,人們都是喜生惡死的。

所謂死中求活,作為一種動物的本能,努力的活下去,是人類的本性。如果有人不想要使自己活下去,那麼就只能與之鬥爭,求存生的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千百年來中國古代的王朝更迭,但凡是封建統治者壓迫人民太過分,人們無法好好的生活下去的時候,一波又一波的農民起義就爆發了。

雖然“新文化運動”的時候,魯迅先生批中國人“奴性太重”,但中國人的這種“奴性”,是有底線的,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能夠活下去。真到了統治者或者外國侵略者不讓我們活的時候,民族骨子裡的反抗精神自然也就爆發了。

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印度教神祗

但印度不同,由於千百年來濃厚的宗教思想影響,印度人在遇到不公的待遇的時候,很多人選擇的不是奮起而抗爭,而是用死亡求得解脫,因為宗教思想告訴人們,這輩子忍受苦難,來世就能投身高種姓之家,過上好日子。

現代社會流行的各種瑜伽,實際上就是古代印度苦行僧以“苦”求解脫的一種方式,本質上不是為了養生,而是為了通過身體的痛苦,來尋求靈魂的昇華的一種方式。就好像佛教的苦行僧,將受苦當成一種修行一樣,實際上是通過身體的苦,來尋求心靈的解脫。

正是在這種宗教思想的摧殘之下,很多深受其影響的印度人,不將死亡當成是一種終結,反而看成是一種解脫與希望。

而之所以在低種姓人口之中更容易實現自殺的現象,那是因為隨著近代西方自由思想的啟蒙,印度高種姓人群受到更多的外來思想的薰陶,而且他們本身生活也不差,自然不會誕生求死的心態。

種姓越低,生活越艱難,宗教的影響就越廣泛而深刻,這正是印度軍隊之中,低種姓士兵們經常自殺的主觀原因。

三、從客觀層面上來看,印度政府肆意的在邊境挑起紛爭,讓士兵們長期處於一種精神緊繃的狀態,壓力過大,就容易產生自殺的傾向

歷史上對於古代軍隊的記載當中,有一件事情是將領們非常擔心的,那就是“營嘯”,所謂的“營嘯”,其實就是深夜之中,原本安靜的軍營,可能因為某一個人突然發出動靜,從而驚動整個軍營所有士兵。

因為軍隊是一個非常講究紀律的地方,尤其是在戰場中的時候,從上到下都是精神緊繃的狀態,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不正常的舉動,都很容易引起群體的恐慌,從而導致混亂。

現代社會之中,因為信息技術的發達,這種現象不容易產生了,但長期在戰場上的士兵,精神高度緊繃,壓力過大,那是肯定的。

這次印度士兵自殺的印巴邊境,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地方。之前印度人突然出兵克什米爾,激化了兩國矛盾,把本來就不太平的印巴對峙前線,直接變成了戰場。

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印巴邊境還時不時爆發戰火。更關鍵的是,克什米爾地區的印軍,不僅有來自巴基斯坦的威脅,這塊土地上還生活著很多巴基斯坦人,現在地方被印度佔了,這些巴基斯坦人當然是不服的。

10年間,超過900人自殺,印度士兵為何會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印巴邊境的互相挑釁行為,已經成為一種“景點”

也就是說,該地區印軍不僅要應對外部的威脅,還要警惕內部的襲擊。而這種狀態,在印巴邊境地區的印度軍隊之中,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

長時間精神緊繃,又無法換防。因為印度挑起與中國的邊境紛爭,屯集重兵在中印邊界上,國內兵力實際上已經有點不足了,這也是為什麼前一項傳出要把邊防警察部隊從對內保衛安全的職責之中解放出來的原因之一。

正常情況下軍隊處在危險地區,是應該經常換防的。讓士兵們有個舒緩的時間的,現在印度因為軍隊都在前線,根本沒有人可以換防,邊境印度士兵的壓力得不到釋放,就只能自己解決。那些神經稍微脆弱一點的,就非常容易誕生自殺傾向。這可以說是印度士兵為何會選擇自殺的客觀原因了。

四、結果

“國雖大,好戰必亡。”

印度政府今年以來為了轉移國內抗疫不力的視線,連續在印巴邊境,中印邊境,印度和尼泊爾邊境與三個鄰國爆發衝突,就是典型的好戰的表現。

而更關鍵的是,印度根本沒有實力這麼做,造成的結果就是軍人壓力陡增,現在這種影響正在逐漸擴散,如果他們還不知道悔改的話,別說士兵自殺了,軍隊譁變都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