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2020年末伏時間:8月15日—8月24日。

末伏的到來,意味著由夏入秋,由悶熱逐漸轉為涼爽。但是由於剛剛立秋,還需要謹防秋老虎。


進入末伏,但是白天依舊悶熱,防暑降溫工作不能鬆懈。暑熱容易耗氣傷津,解暑清熱祛溼靜心,健脾益氣扶陽是我們養生的重點。


末伏期間注意這三點:第一,少吃生冷,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肥甘厚味。適量多吃一些水果,綠葉菜,豆類。第二,保證睡眠,少熬夜。第三,喜歡整晚吹空調或者睡覺不蓋夏涼被的人,早晚天氣逐漸變得涼爽,注意別受涼。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後一伏,此時天氣容易忽冷忽熱,忽風忽雨,溼熱交蒸,溼熱邪氣較重。此時抵抗力較差的人,容易感冒生病。所以,末伏養生,祛溼寒同樣重要。


三伏天艾灸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利用大自然陽氣升發到最旺盛的時機,結合艾灸和人體自身的陽氣,三陽相加祛除體內的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所以在末伏裡,我們要繼續把握這個關鍵時機。


之前是怎麼艾灸的,大家還按照之前的節奏繼續艾灸就可以。如果錯過初伏,中伏的人,末伏可以側重艾灸,神闕,關元穴,中脘,足三里這幾個穴位。兒童重點艾灸身柱穴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神闕:肚臍眼位置,經常艾灸此穴,可以調理臟腑,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達到強身健體目的。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能很好的促進腸道功能,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腸胃不好,宮寒的女性,更適宜經常灸此穴位。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中脘穴:此穴主要管理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吞酸嘔吐,便秘等。經常食慾不振,目眩,耳鳴,慢性胃炎的人,可經常艾灸此穴位。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足三里:這是一個補的穴位,幫助女性容光煥發,精力充沛。中醫有句話,“長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養生重點是這幾個穴位

末伏時節養護脾胃,還可以按揉豐隆,足三里,脾俞三個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夠通經活絡,健脾和胃,補中益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