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又是一年春天,

無一例外的彭州風光,

都如約地展現在了此時。

採一朵花、放一隻風箏、望一朵流雲,

於敖平鎮的煦煦春風中放飛心情。

“雲賞風箏 品味敖平”——敖平第33屆風箏文化節

將於4月26日在紅巖谷研學旅行基地開幕啦!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體驗風箏製作、

享受放飛樂趣,

在漫天絢麗的風箏中感受童年的自在和快樂~

疫情期間,彭友們可以通過快手直播的方式觀看精彩紛呈的活動現場!直播間參與答題,還有大禮包贈送哦!

(大禮包含敖平特色農產品禮包20份、紅巖谷青少年研學基地遊樂套票10份,隨機發放)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在彭州市敖平鎮,春天的晴空裡時常盪漾著許多小點兒,和地面一線之系。定睛一看,那招搖著長尾巴的大龍,雙尾剪風的彩燕,輕盈繽紛的蝴蝶,都在宣告春天已然到來的消息。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每當春風吹綠原野的時候,敖平人關於風箏的記憶就會如綠芽一般甦醒。這是每個敖平人共享的夢,關於春天,關於飛行,關於一線所牽的搖盪的鄉愁,關於晴光流轉的高天的訊息。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早年,在四川農村集市,隨處可見風箏商販。到本世紀六七十年代,風箏逐漸衰落,直至八十年代中葉,四川風箏活動漸獲新生,彭州、崇州等地風箏作坊日益增長,風箏活動也漸由政府或文化體育部門、文化站出面組織,其中尤以彭州敖平發展迅速。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敖平鎮史館風箏陳列

這期間湧現一批風箏高手,以李氏兄弟為代表的一批文化人深入農村訪川西風箏傳統技藝,並參加全國、省級比賽,藉此機會吸取本地傳統精華,借鑑全國各地風箏技藝,提升本地風箏設計、製作、彩繪等技巧,定型一批獨具川西傳統風格的敖平風箏。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彭縣城關老人史治安,從小就喜愛風箏。1983年病休回家,看見敖平人喜愛風箏,就產生了把風箏作進一步研究、創新的想法。於是,買了些紙張,竹子等材料在家制作。經過幾次失敗、總結,最後成功製作了120米長的蜈蚣。放飛時在天空長留,吸引了場前場後過往的行人看稀奇。許多上年紀的老人都說:“我活了這麼大的年紀,從沒有看過這麼大的風箏,真是大開眼界。”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1985年,敖平鄉(今敖平鎮)成立鄉文化站,並於1986年成功舉辦了首屆春節運動會,同時產生了開展風箏放飛比賽活動的想法。1987年敖平鄉成功舉辦了首屆風箏放飛比賽,這對成都市和四川省開展風箏放飛活動,都有深遠的影響。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1997年,省體委批准彭州市為四川省第一個“風箏之鄉”;敖平鎮被成都市文化局命名為“風箏之鄉”。同年七月,敖平鎮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風箏之鄉”和“四川省特色文化之鄉”的稱號,成為成都市僅有的五個省級“特色文化之鄉”的鄉鎮之一。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彭州風箏製作技藝,很好地繼承和發展了四川風箏的精髓,有一定的藝術文化價值,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風箏文化的代表,敖平風箏曾參加中國第五屆文化節民間工藝展覽、兩次全國(成都)非遺展覽,敖平風箏製作技藝代表人物第一代非遺傳承人李志凡的風箏進了四川省博物院展覽(四川民間工藝百家精品展),入選四川民間百家,還先後參加四川群眾藝術節等各種活動十多次,包括中國文化報和工人日報等報刊雜誌採訪報道上百篇,各級各類電視臺專訪節目十多個。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敖平風箏製作技藝代表人物李志凡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敖平風箏具川西乃至四川風箏的代表性,包括風箏原材料、種類及選型,製作工藝,圖案、彩繪等,發掘整理和發表了一套系統的文字、實物和多篇科研論文。在保留特色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將地方傳統的名品:老鷹、叮叮貓兒(蜻蜓)、迷娃兒(蝴蝶)、鰱巴郎(鯰魚)、蜈蚣蟲(籠類)、娃娃魚等在充分體現傳統的基礎上,提煉創新定型,製作了上百隻精品風箏,供參加各類展覽和比賽。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楊維(左)、吳勇(右)為敖平風箏第二代傳承人

培訓風箏藝人,發掘人才。九十年代初,培訓班等活動發掘培養出吳勇(現敖平風協主席)、楊維等為代表的第二代傳承人,敖平風箏非遺文化在這座小鎮得以傳承。開展風箏進校園,教孩子們製作風箏,將風箏文化在年輕一代中傳播、傳承下去。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本屆敖平風箏節在紅巖谷研學旅行基地舉行,

為什麼會選在這裡,

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跟著彭彭一起看看吧~

紅巖谷研學基地依託豐富的地形地貌,優美的自然生態雷竹種養基地,聚焦素質教育,以竹林、菜園、花海、果園、水上樂園及素質拓展項目為載體,結合國家研學教育規劃,開發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研學項目。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這裡規劃了“生態研學區”“自然實踐區”“溪谷水韻體驗區”三個特色研學實踐區。在這裡可以體驗親子項目,分別有農耕種植體驗區、親子廚房、露營、趣味滑草;還可以和朋友們來一場真人CS對決;更有競技吊樁、雲梯、甸橋、飛奪瀘定橋、穿越時空、中空五連體、逃生塔等高空競技項目可以挑戰哦!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本屆敖平風箏節上,

除了可以在清新的草地上、藍天白雲下

放飛手中的風箏,

還可以瞭解到本地的特色農產品哦!

木耳、川芎、香花醋等

應有盡有……

彭州敖平鎮,是我國傳統中藥川芎的最大產區,佔全國產量的60-70%,這裡優良的土質和水質,是川芎質量的保證。經檢驗,敖平產地的成品川芎阿魏酸達1.08%(國家標準0.1%),曾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作為中國川芎第一鎮,這裡有全國最大的川芎產業基地,常年種植面積近3萬畝,產量6000-8000噸,以敖平為核心的川芎主產區每年產量、銷量均為全國第一。敖平鎮川芎品質優、產量大,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全鎮80%的農戶均種植此作物。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這裡有珍饈美饌的川芎菜;這裡有齒頰留香的川芎茶;這裡有美酒佳釀的川芎酒;這裡有回味無窮的川芎臘肉……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川芎臘肉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川芎雞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川芎茶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川芎酒

“敖平牌”香花醋,始於清朝咸豐年間,至同治年間已享譽川西壩子。其配料獨特,製作精細,口味純正,酸味柔和,醇香濃郁,回甜味鮮。源自湔江岸邊的泉水培育出的大米、糯米、大麥、小麥等糧食為主要原料,配以桂枝、公丁名貴中藥材和陳皮、小回香、甘草、花椒等十餘種香料,獨特的木槽發酵,精工操作釀製而成。香花醋是彭州人餐桌上必備調味品,是名副其實的“川西第一醋”。

第33屆敖平風箏節即將開幕!親手做一個風箏,來一場不撞衫的雲上之旅吧

和暖春風、萬里晴空,

在這個醉人的四月,

第33屆敖平風箏文化節即將開幕,

一起放飛手中的風箏吧~

期數:1784期

文字:孫小潔

圖片: 張鴻 吳永坤 陳良 喬剛 韓學梅 揚天 張世祿 張軍揚 網絡

編輯:孫小潔 責編:鄧茹月 審核:馮豔麗

親,讀完文章,記得在頁面最下方點贊哦!謝謝關注和支持!

文章由品鑑彭州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標明來源出處!

有一種美好生活,叫彭州!

“品鑑彭州”微信徵稿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鑑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徵集優秀稿件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葉韜 馮豔麗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劉倩

編輯: 孫小潔 劉代萱 鄧茹月 魏悅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