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由意大利喜劇演員羅伯託·貝尼尼執導和主演的電影《美麗人生》,於1997年上映,榮獲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評審團大獎在內的全球各類70項大獎和51項提名,豆瓣評分高達9.5分。導演羅伯託·貝尼尼用獨特喜劇的內核,描述了悲慘環境中的一個美好童話。那個父子之間的“1000分遊戲”,父親圭多最後留給兒子的笑容,這份守護童心的偉大父愛,感動著無數的觀眾。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美麗人生》

家境貧寒的猶太青年圭多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他熱情的跟多拉說:“早安!公主”。歷經諸多周折之後,兩人幸福的結合。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的陰影籠罩了意大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然沒有猶太血統,卻毅然同行。圭多為兒子織了一個童話般的夢境,告訴他在這場遊戲裡,最先積滿一千分,獎品就是一輛真正的坦克。

有了圭多的陪伴,在納粹的陰霾裡,兒子仍然保持著快樂的童真。圭多通過納粹的廣播,向妻子傳達愛意和平安的消息。法西斯政權即將被推翻的前夜,集中營迎來了納粹最後的清理,圭多留給兒子一個圓滿的遊戲結局,自己卻命喪於納粹的槍口下。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像是一部反映猶太人血淚歷史的電影。導演從一個小人物的視角出發,採用兩段式的結構,用帶有喜劇甚至於略顯荒誕的表演,把一個家庭的經歷融入到時代的洪流中,這種悲喜交織的脈絡,讓整部影片更顯得與眾不同。

電影通過前後劇情強烈的對比,把法西斯政權統治下,猶太人所遭受的苦難,由細微的小放大到極致,笑中有淚、淚中有痛,痛苦中又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愛,那種力量足以衝破強權的封鎖,在黑暗中築就一座童話般的城堡。

美麗人生是圭多燦爛的笑容,那是打不垮的精神之源。

1.美麗的愛情,是彼此忠貞的守護。

圭多是一個普通的鄉下窮小子,在去阿雷佐小鎮的路上,邂逅美麗的富家女多拉,立刻對她一見鍾情。生活沒有給予圭多豐厚的物質金錢,卻給予了他樂觀積極的精神財富,面對美麗的姑娘,他沒有自慚形愧,而是大方的表達了愛意。

陰差陽錯下,兩人再次相遇,圭多向多拉表達了愛慕之情,為了引起心上人的注意,他冒充督學來到多拉就職的學校視察,充分施展自己的搞笑天賦,惹得多拉和學生們哈哈大笑,也讓校長和教師目瞪口呆。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讓圭多一見鍾情的女人

在簽字官魯道夫與多拉的訂婚晚宴上,圭多用一匹被極端分子刷滿綠漆的“猶太馬”,接走了心愛的姑娘,他們幸福的走到了一起。美好的愛情裡最讓人羨慕的是患難與共的彼此守護,他們享受著婚姻的甜蜜,感受著美好生活帶來的希望。

可是希望並沒有如期而至,法西斯的暴行摧毀了這個幸福的家族,當圭多和兒子被押往集中營時,非猶太血統的多拉沒有選擇逃離,在黑色暴政的恐懼下,她毅然的主動要求與家人待在一起。

此時的意大利,平地與深淵也僅是一念之間,猶太人身上被施加的詛咒,是整個時代沉重的縮影。面對生存與愛情的選擇,多拉沒有一絲猶豫,她忠貞於內心的呼喊,她用追隨的腳步,證明著他們之間的愛情是不可戰勝的堡壘。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上邪”----節選自漢代《樂府詩集》

這是漢代的一首樂府民歌,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態度。本詩運用排比形式,列舉五種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來表明守護著自己至死不渝的愛情,充滿著堅如磐石的強大信念,蘊含著如烈焰一般熾熱的情感。

當圭多透過鐵絲網看到妻子的身影時,他的眼神是複雜的,眼前是他最愛的人,是他的公主,可是自己卻無力去拯救她。於是他抓住一切機會,試圖改變這個殘酷的結局,他在廣播裡傳遞著自己平安的訊息,放棄生存的機會,只為求得一絲與妻子團聚的瞬間。

忠貞的愛情,就是你願與我共踏荊棘,而我也願與你生死相守!

2.笑對生活的荊棘,圭多用“謊言”為兒子編織美麗的夢想。

圭多的樂觀始終都在,在陰雲密佈的意大利,他把這種笑對生活的精神,轉化為深沉的父愛守護著年幼的兒子,把殘酷和血腥深埋在自己的內心,留給孩子一方純淨的世界,那裡只有童年該有的遊戲和天真。

婚後,圭多的書店順利營業,他們也有了乖巧的兒子叔本華,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滿。可就在兒子五歲生日這一天,納粹強行抓走了圭多和兒子,把他們關進了猶太人集中營。沒有猶太血統的多拉堅持跟家人一起,被關入了女監。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父子間的1000分遊戲

為了保護兒子幼小的心靈,不被殘酷的現實蒙上陰影,圭多哄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遊戲,只有遵守規則並最先積滿一千分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坦克。天真的叔本華對父親的話信以為真,他強忍著飢餓、恐懼,壓抑著對母親的思念,度過了宛如地獄般的集中營生活,圭多在這場生命掙扎的“遊戲”中,保護了兒子可貴的童心。

在這場遊戲裡,“謊言”已經成了對父愛最大的褒獎,我們能從中看到一個男人勇敢的擔當,感受到一個父親無畏無懼的守護,從而窺探到一個時代的背景下,一個民族所經歷的苦難,這種天真與殘酷的強烈對比,更加凸顯了整部影片的反戰基調。

希望在任何情況是都是必需的,如果沒有希望的安慰,貧困、疾病、囚禁的悲慘境遇就會不能忍受。 ——約翰遜

總有一天幼小的叔本華會慢慢長大,他會在家人的訴說下了解那段黑暗的歷史,他能在書籍中、影像裡感受到猶太人曾經的苦難。可他始終都會記得在那個墜落深淵的年代,是瘦小的父親為他撐起了一片天空,給他一顆叫做希望的種子,並用汗水和鮮血澆灌著它茁壯的成長。

3. 微笑著離開,那是圭多給予美麗的“謊言”最後的告別。

為了向妻子傳遞自己和兒子平安的消息,圭多在勞作時趁看守不備,溜進了廣播室,他又說出了那句熟悉的“早安,我的公主”,叔本華也開心的叫著媽媽,聽到廣播裡傳出的聲音,憂心忡忡的多拉,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早安!我的公主

這是一次相當冒險的舉動,可是在圭多的心裡,再大的危險都抵不過愛情的份量,每一次突破自我的嘗試,都是情感的昇華。他寧肯在一次次的危險中,尋找生存的契機,做那個直穿九霄的閃電,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做蜷縮在泥土裡的塵埃。

圭多抓住一切機會保護著家人,為了躲過納粹的毒氣,他讓叔本華混進德國兒童裡,告誡他不許說話,告訴兒子這是拿分的關鍵。他也試圖尋求愛猜謎的醫生的幫助,卻發現對方迷戀的只是謎語本身。

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圭多沒有丟棄過希望,那就是他與生俱來的品質,在這個瘦弱的身軀裡,積蓄著我們無法想像的能量。他把希望都傾注在妻兒身上,再繁重的勞動,也沒有壓垮他的脊樑,再黑的夜晚,也沒有遮擋住他的眼睛。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再見了,親愛的兒子

解放前夜,圭多把兒子安置在鐵桶裡,化妝成女人去尋找妻子,被納粹識破後殘忍殺害。經過兒子藏身的鐵桶,圭多用一個鬼臉和滑稽的動作,為這個遊戲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天亮時當美軍坦克轟隆隆的駛來,驚訝的叔本華,卻不知道這個溫情童話的守護者,已經倒在了那個簡陋的巷子裡,而在圭多生命的最後一秒鐘,也會微笑著與世界告別。

在孩子的心海里,我們要描繪的是現實的艱辛還是童話的天真?

1.童話故事為什麼會經久不衰?

①童話是開啟孩子認識世界的大門

安徒生在他的自傳中說:“人生就是一個童話。充滿了流浪的艱辛和執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


低齡兒童由於心理發展的特性,認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欠缺,乾巴巴的道理很難被他們所接受。而童話這種形式,更加貼近兒童的思維模式,從天馬行空的筆觸裡,他們能夠辨別是與非、善與惡。

孩子們喜愛童話不單純是因為它傳遞了知識,講了某個道理,而是內容有趣、好玩,他們需要的是體會而不是告知。

我們在給孩子講述童話故事時,要特別注意兩點:

一是好的童話故事需要滿足簡單、有趣、充滿想象力,切忌選擇過多宣揚暴力和扭曲價值觀的作品。

二是不要乾巴巴的讀書,童話的魅力需要代入感情去表現,家長可以用朗誦的方式,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孩子的興趣。稍大的孩子可以用遊戲的方法,利用角色扮演,把書中的情節表演出來,更有利於兒童對作品的理解。

②童話是想象力的源泉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小王子》:那些溫暖,是愛的源泉

優秀的童話故事,有助於兒童想象力的提升。比如讀《小王子》,孩子們會在心裡建構一個關於星球、宇宙和各種奇怪角色的自我認知。也許某一天他們就會對航天產生興趣,會產生對知識的求知慾望,進而為這個目標努力的探索。

來自廈門市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李昊謙,在學到語文課本里《養蠶》的文章後,按照老師要求,自己在家養蠶觀察。他發現在蠶繭抽絲時,靠人工操作既耗時又很容易拉斷,於是他便萌發了製作機器人的想法。

他用樂高零件製作而成的小機器人,通過程序控制導絲孔,有條不紊地往復運動,使絲均勻地繞在線芯上,抽絲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想象力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賦,卻並非永久存在,如果家長不注重對孩子想象力的培養,以大人主觀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壓制他們活躍的思維,形成固化的模板,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聽話的孩子”。

童話故事往往不拘泥於客觀的限制,有助於兒童思維的發散,它提供給孩子的是更多的可能性,也許那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不可能。

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這個地球,窮盡我們一生,也不可能把他看透,那些隱藏在視線背後的未知,不就是孩子們想要到達的地方嗎?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才可能破除固有思維的阻礙,找到新的方向。

2.兒童時期,我們需要給他們播種下美的種子,而所有現實的陰影,自然有他們親身去體驗的經歷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是假的?”

反方三辯傅首爾的觀點: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相當於劇透,看似加速了成長,其實是揠苗助長。作為孩子,去真實的體驗人生了解真假,才是最佳方式。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童話是孩子富貴的財富

大人應該做比孩子更相信童話的人,成年人的幸福,是在於他保留了多少童真和夢幻。當孩子問童話是假的嗎,我會告訴他只是你還沒有遇到。

童話是虛假的,但它所傳遞出來的東西是真的,孩子對真假和現實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做的是呵護他們對童話世界的嚮往,並幫助他們界定與現實的界限。

小時候我們都曾經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在那些鮮活的記憶裡,好像並沒有人去糾結過內容的真假。成長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把自己投入其中,慢慢體會它的內涵。

即使相信了它的真,也沒有被那些記憶誤導和傷害過。等到長大明白了那是假的,自然就接納了現實的真相,卻也不會對生活太過於失望。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顆種子的萌發,首先是適合與它的土壤,我們需要的是為孩子守護這份童心,至於生命裡的暴風驟雨,適當的時候,總會有個特別的聲音,以它自己的方式,慢慢的告訴你這個世界該有的真相。

就像《美麗人生》中的叔本華,當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童年,明白了被父親隱藏起來的“真相”,才會更加珍惜在那些陰雲籠罩的歲月,深沉的父愛為他精心守護的“童話”,那種珍貴將滲透到他的骨髓中,伴隨他的一生。

豆瓣9.5分《美麗人生》:用父愛守護的謊言,童心仍在,人間已暖

叔本華的獎勵,“遊戲”圓滑的結局

總有一天他會明白,在猶太人的歷史上,曾有過這麼黑暗的時刻,可他永遠都會記得,最艱難的環境下,有一道微弱的光芒,始終伴隨他走過血與火的歲月,那是深沉的父愛,是親情的力量。

誰又能剝奪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童心呢,我們牢記歷史是為了避免慘劇的重演,給孩子描繪童話世界,是為他們指引更好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