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不要求自己做個【好媽媽】”——這並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面對惡魔2歲,我不禁感到心力交瘁,又一次忍不住吼了孩子一頓後,冷靜下來後悔不已,遂發寶媽群裡瞎感慨:“我真缺乏耐心,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群裡有人蠻有優越感地迅速回應到:我從不用“好媽媽”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

我突然間有點不知所措:什麼時候開始,用“好媽媽”來要求自己都是件OUT的事了嗎?

在我看來,既然選擇了為人父母,就應該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認真地、努力地去做一個“好媽媽”是一件十分值得倡導的事。

一、能順產就順產,該母乳餵養就母乳餵養,這是順應自然規律的,盡力為寶寶做最科學最合適的事,就是一個“好媽媽”了。

我是“順產”的堅定擁護者,我覺得“順產”是順應自然規律,瓜熟蒂落,孩子通過產道的擠壓努力來到這個世界,是一件多麼令人感動的事情啊。而剖腹產相當於在孩子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下子被動接受這個世界,更何況,早有研究表明,順產兒各個機能的發展也優於剖產兒。

現在剖腹產很流行,有些人為了挑個好時辰,有些寶媽為了保持身材,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剖腹產應該只是作為一個不得已的醫療手段,胎兒過大或者難產才不得已採取的,而不應該被濫用。

至於母乳餵養,更應該推崇,這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因為母乳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營養,是最適合孩子的食物。雖然現在奶粉也很普遍,但是有母乳的還是以母乳為主比較好。

除了非正常因素,那些只是為了保持自己身材,怕麻煩而選擇人工餵養的媽媽們,就不要以“我不要求自己做個好媽媽”來推脫責任了。

“我從不要求自己做個【好媽媽】”——這並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小S說:寧做“自私”的媽媽,不做無私的“怨婦”。

有些人題意都沒讀懂,就嗨了,急哄哄地說:我不只是媽媽,我是我自己,我要允許自己做一個“不完美”的媽媽。

於是,不想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有藉口可以推脫了。可見,不需要經過考核就能直接上崗的父母果真不太靠譜。

養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不是把Ta生出來就完事兒了,還需要持久曠日地陪Ta長大,學你從前不會的知識和技能,陪Ta笑陪Ta鬧,升級打怪,終於成長到離巢。

“我從不要求自己做個【好媽媽】”——這並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三、母愛是無私的、奉獻的,必要時願意犧牲一些個人時間與空間的,來照顧、教導孩子的,就是一個“好媽媽”了。

有個新聞報道,一對年輕夫妻出去旅遊,把家中老人和一歲多的孩子留在家中。旅遊歸來,發現老人突發疾病過世了,而孩子也活生生餓死了。

我們先不慌去指責這對大意的夫妻,他們也很可憐,就不過多地做道德評判了。但是,這件事情卻足夠反射出一個現狀,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過多地注重自己的私生活,不願意為照顧孩子而過多地割捨自己的娛樂活動。其實,真正需要長期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長,大概就只有最開始的這麼三五年的時間,相信這段時間會成為很多媽媽心目中最美好最重要的回憶。

我不強求自己是個“完美媽媽”,但我想成為一個“好媽媽”,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一想起我就滿心歡喜,一提到我就滿心期待,一看到我就滿心雀躍。

“我從不要求自己做個【好媽媽】”——這並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