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圖片來自於網絡

這篇文章,寫給喜歡吃海洋貝類、喜歡料理海洋貝類的朋友,看了這篇文章,希望對您挑選海洋貝類食材提供有力支持。

在浩瀚的海洋動物中,貝類動物可謂是海洋動物中,一大品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五彩繽紛的外殼,各異的形態,讓人賞心悅目,尤其是食用起來,味道鮮美,使人慾罷不能。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但是,很多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由於生吃貝類。尤其是牡蠣,非常容易誘發身體不適。據瞭解,現在一些食品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些方法,不用經過烹調,而是用超高壓來消滅細菌。這雖然對於喜歡吃貝類的朋友是個好消息,不過,這些烹調方法並沒有被廣泛應用。因此,在這之前,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消除患病風險,因此,要麼接受它,要麼就選擇不要生吃貝類了。

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瞭解貝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以確保或降低我們患病的風險。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最常吃的花甲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福哥拍攝的象拔蚌

一、貝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世界上共有50000種甲殼類動物,而我們通常在菜單上只能見到龍蝦、螃蟹、小蝦、對蝦等等。有些朋友把這類動物叫作『海洋裡的昆蟲』,而這個稱呼顯然勾不起人們的食慾。這樣說是因為它們都是節肢動物,就像螞蟻和昆蟲一樣,具有外骨骼,分段的身體,以及與昆蟲相同的其他一些特徵。

  • 不過,一個關鍵區別是體形的大小。在龍蝦獲得高度認可,從而遭到過度捕撈之前,在新英格蘭沿岸居住的人們經常會收穫重達18千克/40磅的龍蝦。然而,在那個年代,龍蝦還被視為垃圾食品。

天哪,還有這等事~~~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福哥拍攝

  • 在18世紀,美國馬薩儲塞州法律限制給犯人食用龍蝦的量,吃太多會被認為是『殘酷而少有的』刑罰。看起來,現在時代變了,人們不但要吃龍蝦,還要多吃,價格也就自然水漲船高。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這隻龍蝦128元一隻,哪有這麼貴的垃圾食品

如果您喜歡吃龍蝦,那就大可不必擔心它的過去的名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甲殼類動物的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酶,動物被殺死後,它會將肉變成粉狀,或者有時呈現羊毛或棉花狀。

二、烹飪的要求和原理是什麼呢?

1、當溫度上升到55℃-60℃/130°F-140°F時,這些酶的破壞力會顯著增強,這就是為什麼甲殼類動物通常都是活著出售,或者要在足夠破壞酶的高溫下蒸煮。不可避免地,如此高的溫度會讓烹調過度,破壞肉的質地。如果有可能,更好的選擇是在很低的溫度下烹調,然後儘快的送入口中,以限制破壞酶對肉質的影響。

2、儘管破壞甲殼類動物並不複雜,但是挑選質量好的下鍋卻是個挑戰。如果你瞭解這種情況就會做的更好:在生長過程中,甲殼類動物會定期丟掉它們的外骨骼,換句話說,就是換殼。但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不去碰準備換殼的甲殼類動物,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去捕那些已經換了殼的甲殼類動物。

3、在這裡,時機很重要,因為換殼前龍蝦和螃蟹都會丟掉大量肌肉。它們會將身體完全縮在殼裡。當外骨骼變弱後,它們就破殼而出,暫時在幾乎沒有任何保護物的遮蔽下生活。換殼之後,它們體積變大,靠吸收水分增加50%-100%的體重。想必我們不會想吃那些即將換殼或者剛剛換完殼的甲殼類動物。一旦它們的新殼開始變硬,此時的甲殼類動物最適於品嚐。很多愛吃海鮮的人們都會說,換了新殼的龍蝦格外香甜,肉質緊實。什麼原因呢?很可能是因為換完新殼後,它們就開始狼吞虎嚥地進食,以補充蛋白質和能量,進而重建保護殼。螃蟹最肥美的時候,就是換完新殼,待新殼變硬時是最棒的。

軟殼蟹是個例外,剛剛換完殼時正適合品嚐。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軟殼蟹是個例外,換完殼最適合品嚐,圖片來自於網絡

三、如何判斷甲殼類動物成熟並且可以食用呢?

換完殼的螃蟹和龍蝦,殼的最上邊會由淺灰色變成綠色,並且白色的腹部會很有光澤。這是因為殼的顏色來自飲食,而此時它們還沒有吃得足夠多,以使殼的顏色更豐富。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但有時候,會發現螃蟹的下部呈粉色,一般將其稱為『生鏽』,這時候就表明它將接近換殼了。換殼前,它們會將殼中的鈣重新吸收,使殼變軟。一個明顯的跡象是殼會再次呈現淡綠色。它們將吸水膨脹以使殼鬆弛,同時脫落肌肉使身體小到足夠從殼中掙脫出來。此時的螃蟹不適合食用。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四、甲殼類動物最適合食用是什麼時候?

貝殼類動物的殼最上面一層會被染成深色,腹部也有了顏色,看起來很髒。並且,它們的殼也會變得非常堅硬。這些甲殼類動物會感覺相對於體形的大小,自己是如此笨重,因為它們體內滿是緻密的肌肉組織,而非那些吸水腫脹的組織。

不適合食用:即將換殼的甲殼類動物感覺最輕,是因為它們的殼已經部門中空。
 

因此,只有選擇正確,你才能品嚐到更多美味,錢才能花在刀刃上。你也一定會喜歡烹調好的甲殼類動物的香味,因為那是獨一無二的。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福哥拍攝-髒髒螃蟹就是我

五、甲殼類動物為什麼高溫烹飪會變色?

甲殼類動物還有一個有趣的反應,那就是在——視覺上,而不是在——味覺上,是烹調時外骨骼的顏色的變化。發生這種改變是因為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 pigment)的存在。類胡蘿蔔素一開始就存在於殼的蛋白質中,生成藍色、綠色和褐色作為偽裝。當受到高溫時,外骨骼中的蛋白質就會釋放出這些色素,從而呈現出鮮豔的橙色或者紅色。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六、結束語

通過上述對甲殼類動物生長、換殼及新殼變堅硬等方面的簡單介紹,相信對大部分喜歡貝殼類的朋友是有所幫助的,即將進入九月,海鮮最肥美的季節就要到了,瞭解這些情況非常有用,希望您在對的時間品嚐到最美的海產品。

瞭解生長特性,挑選殼類海鮮依然是個挑戰,甲殼類動物的正確吃法

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您喜歡福哥的美食,請關注+評論,福哥會不斷推出更多精彩的美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