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感染中獲得免疫?


如何在感染中獲得免疫?

在感染的過程中,一方面病原體能損害人體的細胞組織甚至器官,另一方面也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感染免疫反應。抗感染免疫總體上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人天生所具有的對任何外來病原體侵入的防禦性能力。它包括:①人體的屏障作用,包括外部的皮膚黏膜屏障,內部的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這些屏障的完整性能有效地防止病毒侵入人體和相應的靶器官;②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作用,具有吞噬功能的吞噬細胞的2類,即組織吞噬細胞和循環吞噬細胞,它們是非特異性免疫的重要防禦因素;③非特異性抗感染體液因素,包括血清調理素、干擾素以及一些細胞因子,它們一方面可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另一方面可促進、調節特異性免疫反應。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由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所介導。病毒侵入人體後通過吞噬細胞吞噬,抗原處理和提呈,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中和循環中的病毒(體液免疫)。也可刺激T細胞激活,產生各種細胞因子或通過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消滅和清除病毒。由於病毒為細胞內的寄生物,因此清除病毒感染細胞免疫的功能至關重要。特異性免疫具有病原特異性,均是在機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或特異性抗原刺激後產生特異性免疫,故也稱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是人體防禦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免疫機制。通常可通過病原體的自然感染而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也可通過人工給予病毒或特異性相關的病毒抗原,而使機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達到控制和消滅相應疾病的目的。

如何在感染中獲得免疫?


免疫預防是通過免疫預防注射提高人群免疫力,以達到保護個體免於發病或構成人群免疫屏障,從而控制疾病的流行乃至消滅某些疾病。免疫預防接種,對於病毒性疾病的預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人類已消滅了天花。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到2000年末,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的奮鬥目標。傳染病的免疫預防方法主要有人工自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人工自動免疫是將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及其抗原製成疫苗,接種人體後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相應抗原的特異性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提高免疫人群的特異性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人工自動免疫是免疫預防的主體,在傳染病的預防中起主導的作用,它不但能用於感染暴露後的預防,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或減輕病毒性疾病嚴重性,預防嚴重併發症的發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用於傳染病暴露前的預防,以提高人群普遍的免疫水平,預防病毒性疾病的發生。人工被動免疫是將特異性免疫血清或抗體接種於人體,使人體被動地獲得抗病的能力。因此,人工被動免疫能使機體立即獲得免疫力。常用於感染暴露後的預防。對於有些傳染病的預防,人工被動免疫和人工自動免疫聯合應用能起到增強免疫效果的作用,這是因為人工被動免疫能立即提供免疫保護,延長疾病發生的潛伏期,為自動免疫刺激機體產生免疫保護贏得了時間。但有的兩者聯合應用則可能有相互干擾的作用,多見於被動免疫措施與活疫苗的應用。這是因為人工被動免疫干擾了活疫苗病毒在體內的複製,從而抑制了活疫苗的免疫預防作用,因此在活疫苗接種前後一段時間內應儘量避免使用免疫血清和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