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一個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就如同是一個生命成長的歷程。它紮根於社會、市場、政策的土壤之中,汲取資源,產生效益,逐步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作為企業的管理者,

一個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就如同是一個生命成長的歷程。它紮根於社會、市場、政策的土壤之中,汲取資源,產生效益,逐步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讓這棵大樹保持基業長青是最大的使命。

企業的管理者就好比是種樹的郭橐駝,怎麼做好對企業、子企業乃至項目的管理,就是要掌握四個要領,即:“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主要依靠戰略、制度和考核指標對下級進行管理,我們為子企業、項目確立了業績目標之後,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有所作為,主動研判新形勢,發現新規律,擁抱新變化,在改革創新中持續把企業做強做優。

“其培欲平”,業績考核要“有為”

樹木的培土要均勻平實,這樣的樹木的根部才能在培土的壓力下更有效地深入汲取養分。管理者對下的責權利分配要匹配得當,要將業績目標的壓力向下傳遞。同時,

業績考核的獎罰要公平公正,這樣既創立了一個公平實在的事業平臺,又能通過業績考核對企業最關鍵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其土欲故”,文化大同要“有為”

讓這棵大樹保持基業長青是最大的使命。


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企業的管理者就好比是種樹的郭橐駝,怎麼做好對企業、子企業乃至項目的管理,就是要掌握四個要領,即:“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主要依靠戰略、制度和考核指標對下級進行管理,我們為子企業、項目確立了業績目標之後,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有所作為,主動研判新形勢,發現新規律,擁抱新變化,在改革創新中持續把企業做強做優。


1


“其本欲舒”,戰略引領要“有為”


樹木要茂盛,關鍵在其根要扎得正、舒得開。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根本就在於要有明確的戰略引領。我們無法想象一棵沒有根的樹木怎麼生長,一個企業也是同樣,沒有戰略的引領,是不會有發展前途和前進動力的。所以,企業要重視頂層設計,在確定好企業戰略、企業願景、企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上,不能來回變動,表現出“無為”的定力。同時,也要根據社會環境變化和企業實際,進行適當調整。在具體的戰術執行層面,堅持指標分解要靈活,在堅持總體指標不能改變的基礎上,每年要有新的核心側重點;應對措施要多樣,在堅持發展定位不能改變的基礎上,要鼓勵創新、鼓勵豐富多樣;戰略管控要動態,通過不斷地檢索戰略,分年度對相關單位,特別是執行戰略存在偏差較大的單位進行戰略質詢,從而確保最終目標實現。


2


“其培欲平”,業績考核要“有為”


樹木的培土要均勻平實,這樣的樹木的根部才能在培土的壓力下更有效地深入汲取養分。管理者對下的責權利分配要匹配得當,要將業績目標的壓力向下傳遞。同時,業績考核的獎罰要公平公正,這樣既創立了一個公平實在的事業平臺,又能通過業績考核對企業最關鍵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3


“其土欲故”,文化大同要“有為”


栽花種樹,講究“老土”,一個合適的土壤環境對於植物生長是有好處的。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同樣需要一個適宜的文化氛圍。我們講文化大同,就是要在全企業培育起共同的價值信仰,形成統一的企業意志和文化信條,以文化育人,以文化薰陶人,通過文化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員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行為舉止都能體現和尊重我們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


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4


其築欲密”,基礎建設要“有為”


夯實基礎,對於種樹和管理企業而言,都非常重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步形成相對穩定完備的制度體系、組織架構、專業團隊、工作機制等,這些優秀的傳統和經驗都需要傳承好。但事物是在時刻變化的,哲學上講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應當保持戰略定力和頭腦清醒,以不變應萬變,去展現我們的積極作為。比如,在制度建設方面,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規範還是必須要健全完備的。制度的建設要密不透風,沒有漏洞,無機可乘。


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隨著各種各樣的管理理念、管理規範、管理手段層出不窮,各種管理制度也是越來越多,就需要不斷對制度進行瘦身,做到“簡單明瞭能執行”,這樣的制度才能真正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真正在基層推廣開來。《史記》總結了管仲、晏子這兩位齊相治國成功的一條共同經驗,就是“政卑而易行”,意思就是政策簡單,容易執行。


5


總結


企業管理,無為也有為


以上四個“有為”,是企業管理最基本的課題,但是也是最重要的課題。企業的管理者能在這四個方面做到“有為”,才能瀟灑地脫開具體瑣事的羈絆,如同解牛的庖丁,遊刃有餘於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中。這四個“有為”,正是為了幫助企業管理者實現“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