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有這麼一個節日,但它今年卻已經是第90年了。

“中國國醫”即“中醫”,作為我國的國粹,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優秀文化歷史沉澱的結晶,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這個值得銘記感恩,救護先民數千年的中醫,近百年卻走的頗為不順。

中醫差點被廢除?

中醫堪稱中國“國寶”,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鴉片戰爭前,中國醫界一直是中醫一枝獨秀。列強入侵後,西學漸漸在中國落地生根,兩種異質醫學體系並存,導致中西醫之爭日益激化。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在1929年,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餘雲岫,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廢止舊醫(中醫)以掃除醫藥衛生之障礙案",另擬"請明令廢止舊醫學校案"呈教育部,並規定了6項消滅中醫的具體辦法:

1、施行舊醫登記,給予執照方能營業,登記限期為一年。

2、限五年為期訓練舊醫,訓練終結後,給以證書。無此項證書者停止營業。

3、自1929年為止,舊醫滿50歲以上、在國內營業20年以上者,得免受補充教育,給特種營業執照,但不準診治法定傳染病及發給死亡診斷書等。此項特種營業執照有效期為15年,期滿即不能使用。

4、禁止登報介紹舊醫。

5、檢查新聞雜誌,禁止非科學醫學宣傳。

6、禁止成立舊醫學校。

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 "廢止中醫案"。曾留學日本學習西醫的餘雲岫,是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攻擊貶低中醫學,把中醫等同於巫術,甚至直指"中醫是殺人的禍首",必欲廢止清除而後快。

同年2月,上海《新聞報》首次披露此事。消息傳出,全國為之震動,人們熱血沸騰,中醫界空前大團結、大覺醒,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廢止風潮。上海市中醫協會首先發起召開上海市醫藥團體聯席會議,邀集神州醫藥總會、中華醫藥聯合會、上海中國醫學院、醫界春秋社等40餘個中醫藥團體的代表商討對策。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會上決定籌備召開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定會期為3月17日。

1929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242個團體、281名代表雲集上海,召開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會場上懸掛著"提倡中醫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藥以防經濟侵略"等巨幅標語,高呼"反對廢除中醫"、"中國醫藥萬歲"等口號。

大會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總聯合會",組成赴京請願團,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議案。上海中醫藥界全力支持大會,罷工半天並提供全部交通工具。同時,全國總商會、中華國貨維持會、醫藥新聞報館,以及南洋華僑代表等電請保存國醫。

社會公眾為了表示對大會的支持和擁護,上海中醫藥界停業半天,並在藥店門前張貼了許多醒目的標語,如

"擁護中醫藥就是保持我國的國粹"、"取締中醫藥就是致病民於死命"、"反對衛生部取締中醫的決議案"等聲援口號,一時間群情激憤,運動的浪潮頗似"五四"運動在中醫問題上的重演,可見廢中醫是何等地違背民心。

國民政府沒料到會造成如此軒然大波,當時正值召開國民黨第三次代表大會,葉楚傖、李石曾、薛篤弼等人親自接見了請願代表並表示慰問。這迫使衛生部不得不公開表示對中醫並無歧視,並向代表表明:該提案雖獲通過,但暫不執行;改稱中醫為國醫;同意成立"中醫學社"。

為了紀念這次抗爭的勝利,並希望中醫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歷史上的中醫十大名家


一、針灸之祖——黃帝

黃帝,姓:姬,公孫、氏:有熊、軒轅。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二、脈學介導者——扁鵲

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三、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208) 又名敷,字元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四、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五、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時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六、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581—682)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癒唐太宗唐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採“長生不老藥”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採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七、兒科之祖——錢乙

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藥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範例。

八、法醫之祖——宋慈

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九、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十、《醫宗金鑑》總修官——吳謙

吳謙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鑑》是清代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中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比中醫藥現代化更迫切的,

是中醫的傳承

現在關於中醫藥的介紹,大部分都集中在醫藥典籍、古代名醫著作等等歷史性的話題,那也是不是就意味著中醫最好的時代在過去?或許,現在中醫藥產業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傳統中醫藥的傳承,只有先傳承下來了,才能談其發展。

好在國家層面和民間都非常重視中醫中藥的保護和傳承。2015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發表題為《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說,號召人們重視對中醫的傳承。

國家層面也指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儘管對於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很多人存在偏見,但國家層面對中醫文化的呼籲和傳承重視度益發高漲。

傳承中醫,需要行動

要紀念請先明晰歷史,要發揚請先吸取教訓!

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回顧中醫走過的路,雖飽經滄桑、磨難重重,但數千年來依舊為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上至朝堂,下至山野,歷代名醫輩出,懸壺濟世,治病護生,代代傳承!湧現出像黃帝、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錢乙、吳謙等先賢大醫,為人類留下無數的醫學珍寶。

在今天,我們應該銘記這個中醫由死到生的節日,感激中醫前輩的據理力爭,時時想起復興中醫的重擔,也不愧於中醫前輩對中醫的拳拳摯愛之心。

今天我們知道的中醫的一切,都是先人賜予我們的,是歷史中的每個人戰鬥、痛苦掙扎、犧牲生命,堅決地保護下所得來的。所以,中醫藥學的傳承和發揚,需要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我們必須用我們的雙手,給予後人更光明的未來。

“中國國醫節”正是在提醒我們關注中醫,關注國粹,讓中醫藥學以及更多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從今天起,希望你能記住這個日子,這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掉的日子。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