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文|公主恩淇


盛如蘭,盛紘和王氏的嫡次女。

盛如蘭身份尊貴,從小錦衣玉食,但她在盛家的日子,過得並沒有那麼順遂。

盛如蘭是個被父母忽視長大的孩子。

她的大姐盛華蘭,因為是父母第一個孩子,所以格外受父母寵愛。又因她在盛老太太跟前養過,也頗受盛老太太的寵愛。

但盛如蘭就不一樣了。她像極了生母王氏,姿色平凡了些,性格也橫衝直撞,在盛家,她實在不討喜。

就連王氏自己都親口承認過:“說句誅心的話,這許多子女裡,我最疼者就是華丫頭。”

母親偏心,父親的一碗水也端不平。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盛家的四個女兒,盛紘最喜歡盛華蘭,最疼的,卻是盛墨蘭。盛紘愛林姨娘,所以連帶她的一雙兒女,也頗得疼愛。

盛墨蘭和盛如蘭年歲又相當,這樣一來,盛如蘭自小到大,總被盛墨蘭搶去風頭。

母親偏愛姐姐,父親偏愛盛墨蘭,唯有小小盛如蘭,在父母的忽視中長大。她雖不缺榮華富貴,但她缺愛,缺關注,從而缺少自信。

《被忽視的孩子》是一本深度解讀“童年情感忽視”的作品。我讀完這本書時,才知道很多家境不錯,有父有母,依舊存在心理障礙的孩子,其實有很多。那些被父母忽視的孩子,也許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但這種忽視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會伴隨他們一生。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受父母的忽視長大的孩子,自尊心強,在日後的婚姻裡,他們更需要“存在感”。

盛紘寵愛盛華蘭到什麼程度?

原著裡說,他給盛華蘭專門請過私塾先生。而這件事,一直讓盛如蘭耿耿於懷。她也想要父親為他請先生,不是因為她多麼好學,而是因為她需要這份重視和關注。

但每當她提及此事,王氏會直接指責她:“不許胡鬧,你父親如今公務繁重,如何能陪你玩,你連描紅都坐不住,請什麼先生。”

面對這種“不公”,小小的盛如蘭心裡是滿滿的不服氣。

在父親盛紘眼裡,最沒有重量的女兒,也是盛如蘭。她長相平平,也沒有墨蘭和明蘭的聰穎機靈,學東西還不積極。她只是個被王氏寵壞的孩子。

所以,盛如蘭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受到盛紘的斥責。而每次受斥責後,盛如蘭都格外委屈,她不知道,自己怎麼就那麼不招父親疼愛呢?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極少得到父母認同的孩子,心理是有空缺的。她需要用餘生的時間去填補這個空缺。

這一點,從盛如蘭把文炎敬當成寶,而嫌棄顧廷燁這件事上,就能看出。盛如蘭選擇“低嫁”文炎敬,能滿足她三點需求。這三點需求,比榮華富貴更吸引她。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第一點:文炎敬“認可”她。

當盛明蘭問她為何是文炎敬時,盛如蘭解釋道:“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

文炎敬並非看上盛如蘭嫡女的身份,因為,他們兩個人初識時,文炎敬還以為盛如蘭是個小丫頭。

這種拋卻身份的認可,對如蘭真是太受用了。

這麼多年來,盛如蘭終於找到一個能夠認可她,欣賞她的人,怎能讓她不如獲至寶?

盛如蘭對盛明蘭說:“我曉得,從小到大,我比不上大姐姐的榮華尊貴,比不上墨丫頭會巴結,也比不上你討人喜歡;別說爹爹,就是娘,也不甚看重我。可是,就有那麼一個人,他從不知道我是誰起,就看中我,喜歡我。他說,他不喜歡嬌嬌弱弱的女孩兒,他喜歡健朗明快的,像我這樣能跑會跳的,笑起來像夏日的豔陽,叫人心裡舒坦。”

為了文炎敬這份認可,盛如蘭真的豁出去了。

她是盛府的嫡女,她金尊玉貴的生活著。但經歷過,才知道什麼對她而言,是最珍貴的。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比起榮華富貴,盛如蘭更在意自己的“存在感”。她若嫁給顧廷燁這樣的高門,人家斷然不會高看她這個小門第的女兒,但文炎敬就不一樣了。

文炎敬家境雖然清苦,但他中意盛如蘭,心裡有她,還要為了她好好科考,然而考中後再名正言順地求娶她。

一個男人這麼在意她,盛如蘭的存在感,一定是足足的。

並且他們婚後,盛如蘭也真的成了文炎敬最在意的人。為了維護她,文炎敬始終跟她站在統一戰線。

有人說:“你欠缺什麼,就會追求什麼。”

果然如此。

文炎敬彌補了盛如蘭心理的欠缺,讓她的人格,變得更加健全。這樣的婚姻,才能被稱之為是好的婚姻。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第二點:“低嫁”寒門,文家不敢苛待她。

盛如蘭有王氏給置辦的豐厚嫁妝,在文家腰板挺得直直的。他們住的院子,也是王氏給買的兩進三開的大院子。

文家上下使喚的丫頭婆子,大多也是盛如蘭帶去的。再加上,盛如蘭不是軟弱的盛淑蘭,讓婆家欺負這種事,是絕對不能夠的。

“低嫁”,有低嫁的好處。如果選對了人,那“低嫁”同樣能過得好。王氏嫁給盛紘,也是低嫁,所以她最有發言權。

王氏和盛如蘭說過: “我吃了半輩子的苦,才知道當初父母給我擇的這門親事真是好的,婆婆省心,夫婿上進,雖不是大富大貴,卻也衣食富足,若不是我自己不當心,也輪不到那賤人進門。想想我姐姐如今的日子,哎,真是好險,我還眼紅姐姐嫁的比我好,姐姐那般手段嫁入康家都成了那樣,要是我,哎,不說了。”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王氏在盛家,若沒有林姨娘的算計,她的日子,不比任何人差。

盛如蘭亦是如此。

但盛如蘭又比王氏高明多了。她雖然有些愚鈍,可她從小就見識過林姨娘是如何興風作浪的。鑑於母親王氏的失敗,她絕不能讓自己走母親的老路,而是,她有自己的手段。

可以說,盛如蘭在文家,真的活出了自己的風采。

她再也不是那個被家人忽視、低看的小女孩了。她終於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為自己打拼一個好未來。

這個機會,就是文炎敬給她的。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亦舒說,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盛如蘭雖然愛文炎敬,但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把文炎敬放在第一位,而是懂得,滿足她自己。

她要低嫁給文炎敬時,早就想好了日後該怎樣生活。她並非是真的愚笨,甚至我一直都覺得,盛如蘭比盛墨蘭還要聰明。

愚笨,不過她的障眼法。真實的她,懂得彌補自己的不足,明白榮華富貴之外,安穩的生活才是她最想要的。

盛如蘭是盛家唯一低嫁的女兒,可她過得最溫馨幸福。

丈夫知道護著她,婆婆不敢苛待她,這樣的生活,比起那些在高門大戶裡與人明爭暗鬥,要順遂多了。

《知否》原著:被“忽視”長大的盛如蘭,她適合“低嫁”

張恨水在《金粉世家》裡說:“以為遠方很美,卻不知道那裡並不適合你。”

張恨水先生筆下的冷清秋,單純地以為嫁入豪門,日後的生活就有指望了,她經歷了才知道,於她而言,幸福的生活與錢無關,只與人有關。

與其日後悔不當初,不如像盛如蘭一樣,明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一旦有了機會,就緊緊握住。

盛如蘭不喜歡顧廷燁,不想嫁進顧家這樣的高門,因她深知嫁入侯府的生活,是完全不可預料的。與其讓她陷入種種猜測和恐慌之中,還不如直接放棄那讓人豔羨的“高門”。

比起顧廷燁能給他帶來的所有榮耀和光芒,她更青睞於選擇那個能讓她感到踏實、安穩的文炎敬。

因為,文炎敬能給她的好處,真的比顧廷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