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百歲老人:交人交心

在這片古老的華夏大地上,農民一直靠種田繁衍生息,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週而復始的從事著專一的工作。他們雖然沒有所謂的文韜武略,寫不出華麗的詩篇,但是有一種民間文化卻是由他們締造,那就是農村俗語。雖然語言簡單直白、通俗易懂,但是真實性強,在生活中能夠實用。

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百歲老人:交人交心

因為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農民在生活中,一代又一代積累的經驗,能夠經得起考驗。比如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看起來說的比較誇張,但是細細品味,才會發現說的非常有道理!俗語裡面的村夫,說的就是我們農民,鐵我們都知道,非常堅硬,這句俗語就是把我們的農民,比喻成像鐵一樣的堅硬,這是非常形象和準確的。

因為文章開頭已經提到,農民的一生只會和土地打交道,不會爭名奪利,做起事情來不會拐彎抹角,耿直認死理,不會變通,脾氣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鋼鐵一樣的性格。

舉個例子來說明:你和農民打交道,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千萬不要撒謊,把農民惹怒了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這時候你如果採取強硬欺壓,農民要是憤怒起來,就是刀壓在脖子上也不會低頭。

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百歲老人:交人交心

所以說和農民打交道,要以實為實,千萬不要想著欺騙和欺壓,鐵一樣性格的農民,是不怕這些的,他們最怕的是以誠相待,你敬我一尺我就回敬你一丈。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光棍軟如棉”又是咋回事呢?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形容那些混跡社會的二流子,稱之為“光棍”,這些人平時總是咋咋呼呼,欺壓老實百姓,表面看起來非常厲害。

古代這些所謂的“光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人”。平日裡他們舞槍弄棒,總是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樣子。其實他們真實的性格是“紙老虎”,一捅就破。因為這些人欺軟怕硬,深諳底層處世之道,他們靠的是奸詐狡猾,狐假虎威混日子,真正遇到狠人的時候,他們立刻就會服軟了。

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百歲老人:交人交心

所以形容這些“光棍”,遇到硬漢子就會“軟如棉”非常貼切。如果這些人不是“笑裡藏刀”,不是圓滑奸詐,幾次就會被硬漢消滅。所以百歲老人告訴我們:只有農民才是真實的依靠,在你危難之時,才會兩肋插刀幫你,因為這些“村夫”才是鐵打的漢子,不畏強暴正義凜然。而那些社會人“光棍”,他們是靠不住的,遇到危難就會“鞋底抹油”,比兔子溜的還快。

所以百歲老人說:“交人交心”,我們農民走得正行得正,所以啥都不怕,是最可交之人。而那些社會人“光棍”,只會平時沒事的時候吹一下牛皮,遇到危難撒腿就跑,這樣的人是根本靠不住的,你千萬不要交他們。

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百歲老人:交人交心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農村俗語“村夫硬如鐵,光棍軟如棉”,你們認為有道理嗎?百歲老人告訴我們說:交人要交心,和農民相交能得到真心換真情,對於那些所謂“光棍”,我們還是嗤之以鼻吧!朋友們說說看,百歲老人說的這樣正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