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未發表小說《難捨難分》將出版,一段女性密友的友誼

據《衛報》《紐約時報》等多家外媒近日報道,法國著名作家、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部未發表作品即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首次出版。這部名為《難捨難分》(The Inseparables)的小說講述了兩個年輕女子之間的一段“激情而悲慘”的友誼,並以對波伏娃最有影響的一段關係為基礎,並揭示了波伏娃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的成長過程。

波伏娃未發表小說《難捨難分》將出版,一段女性密友的友誼

《難捨難分》手稿第一頁 圖源自波伏瓦檔案

波伏娃在1963年出版的回憶錄《環境的力量》(Force of Environment)中,曾提及這部她已經放棄的小說。她描述了自己試圖寫一個關於她最好的朋友伊麗莎白·“扎扎”·拉科因(Elisabeth “Zaza” Lacoin)的故事。拉科因不幸死於腦炎,當時年僅21歲。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了她們友誼的開始,講述了安德莉(Andree)或扎扎(Zaza)與西爾維(Sylvie)或西蒙妮(Simone)進入了同一個班級的故事。

西爾維立刻就被她的新同學迷住了。她欽佩她,珍視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安德莉的愛。很快她們就變得難捨難分,一直到高中,最後以安德莉的悲劇性死亡而告終。

波伏娃寫作這部小說的時間是1954年,在她發表開創性女權主義論著《第二性》的五年後。她為此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然後拿給她的長期伴侶讓-保羅·薩特看。薩特的反應動搖了她。波伏娃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她同意薩特的評價。“這個故事,”她寫道,“似乎沒有內在的必要性,未能抓住讀者(指薩特)的興趣。”

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裡,文學學者們一直想知道手稿的去向。儘管波伏娃的其他作品陸續問世,包括她的戰時日記和情書(給薩特、納爾遜·阿爾格林和雅克-洛朗·博斯特的),但這部小說的命運仍是個謎。

文學機構2 Seas則表示,這本書“太過私密,不可能在她在世時出版”。

而如今,波伏娃的養女兼文學遺產繼承人勒龐·德·波伏娃決定從她繼承的檔案中發佈小說作品,《難捨難分》終於將要重見天日。

這部176頁的小說將於今年秋天在法國出版,明年將在英國和美國出版。它講述了波伏娃早年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章節,它與波伏娃對性別不平等和性別歧視的種種觀點密切相關。

它還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來了解作為作家的波伏娃,重塑學者和讀者對她文學遺產的理解。儘管波伏娃一生出版了幾部小說,包括《她要留下》(She Came to Stay)和1954年贏得龔古爾文學獎的《名士風流》(The Mandarins)。但她現在最出名的還是她的政治和哲學作品。

學者們熱切期待著《難捨難分》的出版,希望它能幫助人們評估這部小說的文學價值。

“波伏娃將它長期擱置,真的對嗎?為什麼她如此欣然同意薩特的觀點?”杜克大學文學教授、《西蒙娜·德·波伏娃:一名知識女性的成長》(Simone de Beauvoir: The Making of an Intellectual Woman)的作者托里爾·莫伊(Toril Moi)告訴《紐約時報》,“她認為它無關緊要,因為它無關於政治。”

據《紐約時報》,在一次電話採訪中,勒龐·德·波伏娃說,1986年,當波伏娃離世不久之時,她第一次讀到《難捨難分》的手稿時,就知道這本書最終會出版。她說:“一直忙於優先出版波伏娃的其他作品,所以我現在才開始讀她寫的小說。”勒龐·德·波伏娃是西蒙娜·德·波伏娃26年來的密友,是她文學遺產的執行人。波伏娃於1980年合法收養了她,以確保其作品的權利迴歸她的手中。勒龐·德·波伏娃表示,她計劃在未來出版波伏娃的更多未發表小說。

勒龐·德·波伏娃相信《難捨難分》是一部完全成形的作品。“1954年寫這本書的時候,她已經磨練了自己的寫作技巧。”她說。除了手稿外,這本書還有一個打印的版本。波伏娃此後再也沒有修改過這本書。勒龐·德·波伏娃說:“她毀掉了一些她不滿意的作品,但她沒有毀掉這個。關於如何處理她的作品,她告訴我,我可以做我認為正確的事。”

儘管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些文件被捐贈給了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但她的手稿和大量的檔案都保存在勒龐·德·波伏娃的家中。在準備出版之前,她只把《難捨難分》的使用權授予了一位學者,即波伏娃專家埃琳·勒卡梅-塔邦(Eliane Lecarme-Tabone)。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埃琳·勒卡梅-塔邦在電子郵件中如此回覆《紐約時報》,“我們知道,西蒙娜·德·波伏娃有時對自己的評價過於苛刻,而這本書值得被關注。”

波伏娃沒有給這部作品命名,所以勒龐·德·波伏娃在命名時選擇從文本本身尋找靈感。“難捨難分”這個詞在書中多次出現,與書中的主要人物有關,書中的人物是波伏娃和她的朋友伊麗莎白·“扎扎”·拉科因。

她們都出生在資產階級的天主教家庭,9歲時相遇,都夢想著獨立和接受高等教育,而當時女性都不被鼓勵去追求這些。波伏娃在《孝女的回憶錄》(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中寫道:“只有當我把自己與扎扎比較時,我才對自己的平庸感到痛心。”

扎扎的故事出現在1958年出版的《孝女回憶錄》中,與小說版的《難捨難分》遙相呼應,這兩本書甚至有相同的句子。在這兩本書中,波伏娃都敘述了導致扎扎放棄學業的家庭壓力,以及她與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在小說中被稱為吉恩)之間命運多舛的關係。

她21歲時去世,這使波伏娃悲痛欲絕。波伏娃認為這是一個殘酷的諷刺,因為扎扎曾激勵她反抗社會對婦女的傳統期望和限制,但她卻被這些力量擊垮了,而且沒能活得足夠長來克服它們,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女人。波伏娃在《孝女回憶錄》中寫道:“我們一起與擺在我們面前的、令人厭惡的命運抗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相信她的死就是我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價。”

波伏娃多次試圖用文字描述她最好的朋友。早在《難捨難分》問世之前,扎扎就已經是她上世紀30年代創作的4部未出版的未完成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勒龐·德·波伏娃希望將這些小說作為未來的波伏娃選集的一部分出版。

Les Editions de l’herne將發行法語版的《難捨難分》。該出版社的出版人勞倫斯·塔庫(Laurence Tacu)表示,這本小說進一步闡釋了扎扎的性格,以及她在波伏娃的女權主義覺醒中所扮演的角色。塔庫說:“波伏娃非常有力地描寫了年輕女性被阻止自由生活的方式,因為她們的目標是成為妻子和母親。”

目前為止,《難捨難分》的版權已經賣給了17個國家的出版商。“波伏娃和她的朋友扎扎在現實生活中的親密關係,在很多方面都塑造了波伏娃後來的形象,”該書的英國出版商Vintage說,“當波伏娃掙脫的時候,扎扎並沒有找到出路。”

Ecco的出版商丹尼爾·哈爾彭(Daniel Halpern)從Les Editions de l’herne公司獲得了北美地區的版權,並計劃在2021年秋天出版。

哈爾彭孤注一擲,買下了這本還沒有被翻譯成英文的書。他沒有讀過這本書,只是瞭解了幾個讀過這本書的人的評價。“你不可能經常得到這樣的機會,”他說,“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本未出版的書,這值得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