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明惠大師塔位於平順縣城東北部35公里處的虹梯關鄉虹霓村中。座落在紫峰山下,虹霓河畔,周邊群峰壁立,溝壑縱橫,瀑布飛流,道路崎嶇,地勢險要,風光秀麗。明惠大師塔是晚唐高僧明惠禪師的墓塔,原建有“海惠院”,寺院早毀,唯塔獨存。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明惠大師塔建於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55年後於五代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刊出塔銘。

明惠大師塔為單層亭閣式方形石塔。塔高6米餘,分塔基、塔身、塔簷、塔剎四部分,塔基方形,高1.53米,每面有土襯石、上下枋和間柱,轉角處為角柱,構造形式完全是仿木結構而成。基上塔座為束腰須彌座,上下三層疊澀,束腰部分每面設四個壼門,門內剔地起突雕石獅十六尊,或行走、或奔跑、或仰視、或伏臥,姿態不一,形象生動。座四角飾以螭首各一,今僅存一個。塔身高1.8米,南面開方形門,門兩側雕金剛各一。金剛披甲戴盔,手持利劍和金剛杵,腳下踏祥雲,氣勢勇猛威嚴,雕工細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門上為半圓形券面。雕伎樂天三軀,兩者奏樂,一者舞蹈,姿態優美,飄飄欲飛。塔身左右雕假破子欞窗,額、頰、窗欞皆備,為研究唐、五代時期窗戶做法提供了重要依據。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塔身背面嵌有“銘記碑”一方。門窗之上裝飾有垂幔,四角柱上線刻卷草紋、寶相花、龍串富貴、化生童子等圖案,精緻流暢。塔內中空,設方形小室,四壁無雕飾,頂雕方格平綦。塔簷下部隆起,線刻方格中交叉雕龜背錦紋,作用主要為防鳥類築巢簷底,現木構建築中此作法沒有實例。簷外部雕筒板瓦壟和滴水,上部戧背雕瓦條式,戧背簡潔,作張口欲吞狀。塔剎四層,逐層縮小,每層分別由束腰、山花樵葉和覆缽三部分組分。最上設錐形寶珠一枚,雕工精細。

明惠大師塔,造形優美,此例適度,做法古樸精巧,細部裝飾典雅,造作技巧純熟。《柴澤俊古建築文集》是這樣描述的:“與我國同時期單層方形石塔相比,如北京房山雲居寺小西天中臺小臺塔、甘肅永靖炳靈寺第3窟中石塔、山西晉城青蓮寺慧峰禪師塔、高平開化寺大愚禪師塔等,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皆高出一籌。”“在已知的唐代石塔中,塔剎精緻而保存完好者,此為最佳”。“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佛教發展的黃金時代——唐代時的佛教石雕藝術已達到了高峰。儘管地處平順山區,交通不便,但匠師們想像豐富,構思巧妙,加上他們的辛勤勞動和非凡技藝,才創造出這樣精美的作品,使之成為我國唐代單層石塔中的代表作”。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明惠大師塔,整體由青石雕造。總體造型仿照木構建築,是研究我國唐代建築技術和雕刻藝術及為珍貴的實物遺存。其造型優美,精巧華麗,形制典雅。高寬比例適度,雕刻內容豐富,細部裝飾雅緻,雕刻技藝純熟,雖非巨構,但藝術價值極高,被美術界權威人士視為唐代石塔建築中的珍品和獨特範例,《中國古代建築史》引用為典型例證。

明慧大師除了確切的生卒年代,塔銘上的碑文把他一生的活動和事蹟已經說得很清楚。他原姓顏,名舉,山東臨沂人。出生儒門,算是書香門第。出家修行似乎是他幼年是時的信念,“幼懷聰穎,性自不群,每壓繁塵,志求出離。”是由於家學深厚呢,還是出於社會動亂不得已呢,或許是兩者兼而有之吧,總之是他很早就出了家,當了和尚,最初是在一個叫鶴林寺的地方落髮為僧,並且一開始就收受了足戒。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鶴林寺在燕臺(也有可能是在山東煙臺,那裡有一座燕臺山),幽州臺也叫燕臺,在河北。但一個小小的鶴林寺不能滿足他,他開始周遊。他的足跡遍及江、浙、淮、洪,他的願望是遍訪名能,廣乎知見,再這樣的周遊之中,他遇到一個大師,得傳心印,成了得意弟子,這就要承擔起傳承師傅學說的職責,於是他於淮、洪之地北上,到達潞州,並在這裡為眾啟禪。

  唐乾符四年(887年),有人報說保廣要殺大師,師雲:“吾久於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誅,償宿債矣。”是年正月十三日果然被殺。後由弟子崇昭等捧舍利,奉潞州節度使命建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的明惠大師塔


虛懷若谷的顏舉被賜封“明惠大師”。碑文中也沒有記載顏舉是如何的德高望重,也不知因何故被賊人所誅,只留下這一座秀美的石塔,留下一段不滅的精神……

來源:長治市文化和旅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