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做人呢,是需要分寸的,是需要一些美德的,智慧有德行的人做人,總會讓人覺得舒服。不管是他有能力沒能力,不管他貧窮還是富有,給人的感受都會比較好。

而那些“張牙舞爪”的人,他們必然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懂如何友好對待他人,有著許多負面情緒或是負能力壞品質。

那麼做人到底要怎麼樣才算得上讓人舒服呢?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人品不錯呢?至少要懂得一些事能做或不能做,如何做。

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Ⅰ、做人要有度量,不要過分苛責他人,要留餘地。

有些人佔一點道理,就會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正確的人,而他人做錯一點事,就要責怪到對方慚愧到不得了。要是對方有什麼對不起自己,就睚眥必報一點都包容不了,一點都不肯原諒。沒有肚量,容不下任何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人事,這樣的人心眼小,心胸狹窄。其實我們都會遇到他人做錯事或自己做錯事的時候,不要拼命責怪那些做錯事的人,給人留一點餘地。一來顯得你有肚量,二來對方也會對你心存感激。如果總是斤斤計較,揪住不放,自己也會很累,對方也會產生牴觸甚至憎恨心理。

Ⅱ、做人不要太貪圖享受,要留一些福澤。

有些人可能出生條件就比較好,所以從小就開始貪圖享樂,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不做正事只花錢,什麼東西都要上好的,衣食住行全都要挑剔一番。這樣的人,你也說不了他什麼過錯,因為他花的是自己家裡的錢,你沒權利說他什麼,但是這樣他,不會花心思去做正事,走正道,也不會想著做點有利他人的事,要麼在驕奢淫逸中失去自我,要麼在享樂揮霍中變得身無分文。要守住家業錢財,還是要適當收斂,留一些福澤才行。

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Ⅲ、做人不要鋒芒畢露,收斂一點。

做人不管成功失敗,都要收斂一點,低調一點比較好。那些總是把五的事情說成十的人,那些喜歡誇張的人,喜歡吹牛的人,那些猖狂的人,多半不太討人喜歡,也會因此給自己惹來很多麻煩。所以不管你有多厲害,也不要張口就來,無所顧忌,什麼都敢什麼敢做不是本事,而是糊塗衝動沒腦子,做人還是不要總顯得鋒芒畢露,不要總是跟人針鋒相對,處處強出頭。凡事還是要講究策略,婉轉一點,收斂一點才更安全,更有利,更有用。這樣不是讓你做縮頭烏龜,而是做事有考慮,而不是衝動不計後果。

Ⅳ、做人不要恃寵而驕,留點餘地和後路。

人一旦得到的寵愛太多,就容易恃寵而驕。這一點很多的人都會犯,不管是兩性關係,還是親情關係或其他關係,那些得到更多寵愛的人,就容易“飄”,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最重要。他們容易自私,也容易放大自己的需求,或者想要到處都有人慣著他。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到處都有人嫌棄他,討厭他,甚至想要教訓他。如果有人愛你,你便恃寵而驕,便去做一些張狂跋扈的事情,就只會惹來厭煩,招來不滿,最後失寵甚至被拋棄。這樣做,就是沒給自己留餘地和後路,沒有想過一旦對方不再寵自己會怎麼樣。

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Ⅵ、知道他人的不足,不要說太損的話,要有口德。

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人人都有自卑的地方,都有缺點都有短處。有些地方是人的痛處,是不能隨便說的,說太損的話,故意戳人家的痛處,是很不應該的行為。而有些人沒有品德,專挑別人的痛處去說,挑人家的不足拿來嘲笑,拿來跟自己比較,嘚瑟自己的優勢,顯擺自己比對方強。或是說話太過分太傷人,弄得人家沒面子下不來臺。這樣的人,屬於沒有口德的人。禍從口出,跟這個也有關係。好好說話,禮貌待人寬厚的人,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

Ⅶ、不要得理不饒人,厚道寬容一點。

我們都有佔理或不佔理的時候,不能在不佔理的時候蠻不講理,拒不認錯,也不能在得理的時候不饒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厚道寬容是一種氣度和胸懷,是可能會讓對不起你的人覺得羞愧而悔過的,或是對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心安和坦然。不饒人贏不了什麼,饒人卻至少可以和氣一些。懂得寬容的人,自己內心也會比較平靜,因為原諒他人也是讓自己好過。

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總之,做人要學習的美德很多,我們能做到多少做多少,每個人做好自己那一份,世界也會更美好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