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2020年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奏。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實行學校延遲開學,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是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舉措。延遲開學期間,縣四小組織開展了線上教學活動和學生假期生活學習指導,較好地回應了家長和社會關切。為了讓孩子延期學習期間過得更有意義,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學生營造了一塊精神的高地。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不得不居家學習。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停課不停學”工作,先後多次下文件對此強調、完善。為此,縣四小在確保“網課”正常開展的前提下下,本著讓學生居家學習更有意義的目的,聚焦學生語言學習中的短板,利用微信公眾號的形式,推出了讀寫課程,給孩子營造了一片精神的高地。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構建起了晨誦課程、整本書共讀課程、創意寫作課程、電影課程“四位一體”的樂真讀寫課程,讓居家學習氛圍日益濃郁,確保了學習實效。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共推送80餘份原創內容,其中,晨誦10次,整本書閱讀8次,電影課程3次,學生原創習作300餘篇,學生原創繪本近10篇,受到了家長們的高度肯定。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晨誦課程,喚醒美好的心靈感觸。


教師錄製晨誦視頻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學校精選童詩作為晨誦的主要內容,形成了樂真特色:一是通過基本固定的開啟詩,讓晨誦更具儀式感;二是以誦為主,注重個性誦讀,每個孩子都有了與詩歌單獨對話的過程;三是設置經典問題,引領學生進行創作和反思帶領孩子將思維發散出去。延遲開學期間,學校組織晨誦了《誰,踩著雲梯》《我們在雨中登山》《這條路》等詩歌,收到了學生寫繪作品5000餘份,發散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更通過晨誦這一帶有儀式感的學習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提升了其責任感。如在組織晨誦《我們在雨中登山》前,學校瞭解到二年級七班許開瀾的父親許振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二科副主任、主治醫師)作為援鄂醫療隊成員前往抗疫一線時,學校主動聯繫縣醫院及許開瀾一家,蒐集了許振偉的部分資料,並將其融入了晨誦中,使很多學生深受觸動,堅定了長大後做一番事業的決心。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整本書共讀,積聚真實的情感體驗。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當前,部編本新教材更加重視整本書閱讀。但整本書的教學工作相當難做,在延期開學期間,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起了整本書共讀活動。如在二年級整本書共讀中,學校選擇了金波的《一起長大的玩具》開啟整本書共讀課程。學校專門選擇了普通話較好的同學進行了其中文章朗讀的錄製,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讀書或聽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本書的學習。書中也有一些玩具離孩子生活較遠,比如兔兒爺、泥泥狗等,學校在公眾號的文章中加上必要的圖畫、文字註釋,有助於學生進行理解;根據文中玩具內容,再加上幾個說寫練習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目前,學校已推送整本書閱讀課程8期,在此過程中,引導孩子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更實現了語言學習的四個重要環節——聽說讀寫的有機統一。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創意寫作,流瀉真實的表達慾望。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學生習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大量積累和大量練習,才能實現從“厚積”到“薄發”的轉變。為此,學校將公眾號變成習作發表平臺,暫時代替了校園學生刊物。六週來,學校共收到學生習作1300餘篇,通過專題習作、班級專刊、個人佳作欣賞等方式推送學生習作達300餘篇,大大提升了學生習作的興趣,促進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熱情。同時,在每次推送後學校都精心編寫一段點評,對學生進行肯定,進一步激發其表達的慾望。目前,學校先後推送了家鄉的風俗習慣、我們的植物朋友、我的成長故事等專題,增強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讓學生對於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係有了初步的思考。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電影課程,鑄就成長的前行力量。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居家學習期間,學生們總是處於“臥室—客廳—書房—餐廳”的一日遊狀態,為此學校精選了一批優秀動畫短片,利用週末進行推送,讓孩子得到適當的放鬆,通過休閒的方式調整孩子的生活,從而保持其新一週學習的強烈慾望。學校推送的電影課程通過“視頻+影評”的方式進行。如在推送《神奇飛書》時,通過課程告訴孩子:任何困難都不可怕,包括疫情,終將過去;只有走入閱讀,人才會不斷成長;文化可以傳承,閱讀絕不可輕。


經 驗 啟 示

(一)堅持以生為本,興趣培養是關鍵。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不同於在學校的集體生活。讓學生收穫一份成就感,感到我能行,他們才會更積極得投入到學習中來;同時,當孩子自主學習的慾望被激發,他們也就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這樣的良性循環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

(二)堅持系統思維,項目整合是方向。自2016年,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提出以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正成為教育人的共識。當提出孩子存在或讀或寫的缺陷時,更多地應該考慮,我們是否站在了孩子成長的高度,是否把他們作為“全面發展的人”看待。學校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打通學科學習與讀寫體驗的關係,打通語言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關係,就是落實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舉措。

(三)堅持學生成長,評價激勵是保障。

無論是學生習作還是整本書共讀課程後的學生說寫練習和晨誦後寫繪練習,都應該將教師點評作為重要保障措施。給孩子一個正面評價,使其擁有繼續努力的勇氣;給孩子點明努力方向,讓其獲得改進學習的目標,就是學校落實學生為本,保障學生成長的最好舉措。


莒縣四小:打造微信“小平臺” 成就學習“大夢想”


來源:莒縣四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